無奈的徐舉人又出門去找別人,可是平時跟他稱兄道弟的那些人,一聽說他是上門來借錢的,要不就是立刻開始顧左右而言他,要不就幹脆的找一個借口走人了,叫徐舉人好好的知道了一會什麼是狐朋狗友。
眼看時間是一天一天的過去,跑官的錢卻是連一個零頭都沒有湊出來,徐舉人都要萬念俱灰了,就在這時,有人上門要借給他錢了。
找上門來的不是別人,正是縣裏頭的高家,高家在早些動亂的年月裏是山裏的‘胡子’,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土匪。後來大雍曆朝了,政治安穩了,他們這些‘胡子’也幹不下去了,就接受招安下了山做了平民。
但是高家這些人都大魚大肉的慣了,那裏能過的起老百姓的日子,他們又沒有別的手藝,就到衙門裏辦了牌子,開起了賭場。
有賭場就少不了借賬的,慢慢的高家人就憑著這個賭場放起了高利貸。
按說大雍朝是明令禁止放高利貸的,但是高家人還是有腦袋的,知道什麼人惹得起,而什麼人是絕對不能招惹的,每年的給衙門的潤筆費也是足足的,所以到現在,他們還在理縣滋潤的活著。
這一次聽到徐舉人補官要使錢,他們家就主動的找上門了,也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要投資一下,若是成功了那就是一本萬利,就是失敗了也沒什麼,借錢嗎,總是要還的。
但是他們在借之前可是跟徐舉人說了,這錢是有利息的,借還是不借,全看徐舉人自己了。
徐舉人在聽到月息十分之一後就一直在掙紮,看著送到眼前的銀票,身子都在哆嗦,但是他最終還是在借條上簽了字。
他想當官了還愁沒錢,隻要是當了官,就什麼都解決了。
簽下借條的當日,徐舉人就帶著銀票去了晉州,他現在每一天都是錢呀,一刻都耽誤不起。
等到孫舉人,不是孫主事見到徐舉人的時候,認不得了,一個是這些時日裏徐舉人的變化太大了一些,還有就是他心裏本來也對他沒什麼印象。
徐舉人見到孫主事之後,將3000兩的銀票都給了他,叫他幫自己補官。
孫主事受了銀票,心裏十分的詫異,他沒想到徐舉人還真的能籌夠這些錢,不過他還是把錢收了,反正這也沒什麼,舉人補官天經地義,有錢的補的位置快一些好一些,沒錢的補的慢一些位置差一些,總歸都是有地方的。
但是為了不被徐舉人懷疑,他還是拿出了一些錢給徐舉人通路,要他的位置能早一些決定下來,又做出一副早出晚歸的架勢,來迷惑徐舉人。
不過撒下去的那些錢還是有用的,沒幾天徐舉人的位置也給批下來了,也是一個從九品的主事,而且巧的是跟孫主事還是同事那,都是管理戶籍的。
得到了消息的徐舉人激動的是熱淚盈眶,在感謝了孫主事的大力相助之後,快馬加鞭的回到了青石鎮,把這個好消息給傳達了出去。
聽說兒子要出外任官了,徐老太太的病立即就好了,要活著媳婦收拾東西,好跟著兒子去上任,也做一做官家的老太太。
徐舉人要出外為官了,知道的人家都送來了賀禮以示慶祝,徐舉人看著那堆了一院子的東西,心裏漲的滿滿的,他當了官了,這些人才高看他了,這就是權力的力量呀,當初做的決定實在是太對了。
等到他們家要啟程上任的時候,又出了一些狀況,關蓉死活要跟著,而徐家人從上到下沒有一個待見她的,徐老太太仰著頭,趾高氣昂的對她說:“我兒子到現在還留著你,不過是看在你們家老爺子的麵子上給你留的一些臉麵而已,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是什麼樣子,也配跟著我兒去赴任,你死了這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