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上月,

輕輕飄出最高峰。

其一

心頭幻影亂重重,化作佳人絕代容。 最是東山山上月,輕輕飄出最高峰。

(此言倩影之來心上,如明月之出東山。)

其二

轉眼榮枯便不同,昔日芳草化飛蓬,饒君老去形骸在,變似南方竹節弓。

(藏南布丹等地產良弓,以竹為之。)

其三

意外娉婷忽見知,結成鴛侶慰相思,此身似曆茫茫海,一顆驪珠乍得時。

其四

邂逅誰家一女郎,玉肌蘭氣鬱芳香,可憐璀粲鬆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

(鬆石藏人所佩,示可避邪,為寶石之一種。)

其五

名門嬌女態翩翩,閱盡傾城覺汝賢,比似園林多少樹,枝頭一果騁鮓(?)妍。

(以枝頭果狀伊人之美頗為別致。)

其六

一自魂消那壁廂,至今寤寐不斷忘,當時交臂還相失,此後思君空斷腸。

其七

我與伊人本一家,情緣雖盡莫谘嗟,清明過了春自去,幾見狂蜂戀落花。

其八

青女欲來天氣涼,蒹葭和露晚蒼蒼,黃蜂散盡花飛盡,怨殺無情一夜霜。

(意謂拆散蜂與花者霜也。)

其九

飛來野騖戀叢蘆,能向蘆中小住無,一事寒心留不得,層冰吹凍滿平湖。

其十

莫道無情波日舟,舟中木馬解回頭,不知負義兒家婿,尚解回頭一顧不。

(藏中渡船皆刻木為馬,其頭反顧。)

其十一

遊戲拉薩十字街,偶逢商女共徘徊,匆匆綰個同心結,擲地旋看已自開。

其十二

長幹小生最可憐,為立祥幡傍柳邊,樹底阿哥須護惜,莫教飛石到幡前。

(藏俗於屋前多堅經幡,用以祈福。此詩可謂君子之愛人也,因及於其屋之幡。)

其十三

手寫瑤箋被雨淋,模糊點畫費探尋,縱然滅卻書中字,難滅情人一片心。

其十四

小印圓勻黛色深,私鉗紙尾意沉吟,煩君刻畫相思去,印入伊人一寸心。

(藏人多用圓印,其色作黛綠。)

其十五

細腰蜂語蜀葵花,何日高堂供曼遮,但使儂騎花背穩,請君馱上法王家。

(曼遮,佛前供養法也。)

其十六

含情私詢意中人,莫要空門證法身,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和汝斷紅塵。

(此上二詩於本分之為二。言雖出家,亦不相離。前詩葵花比意中人,細腰蜂所以自況也。其意一貫,故前後共為一首。)

其十七

至誠皈命喇嘛前,大道明明為我宣,無奈此心狂未歇,歸來仍到那人邊。

其十八

入定修觀法眼開,啟求三寶降靈台,觀中諸聖何曾見,不請情人卻自來。

其十九

靜時修止動修觀,曆曆情人掛眼前,肯把此心移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

(以上二詩亦為一首,於分為二。藏中佛法最重觀想觀中之佛菩薩,名曰本尊。此謂觀中本尊不現,而情人反現也。昔見他本情歌二章,餘約其意為蝶戀花詞雲:靜坐焚香觀法像,不見如來,鎮日空凝想。隻有情人來眼上,亭亭鑄出嬌模樣。碧海無言波自蕩,金雁飛來,忽露驚疑狀。此事尋常君莫悵,微風皺作鱗鱗浪。前半闋所詠即此詩也。)

其二十

醴泉石露和流霞,不是尋常賣酒家,空女當壚親賜飲,醉鄉開出吉祥花。

(空行女是諸佛眷屬,能福人。)

其二十一

為豎幡幢誦梵經,欲憑道力感娉婷,瓊筵果奉佳人召,知是前朝佛法靈。

其二十二

貝齒微張笑靨開,雙眸閃電座中來,無端覷看情郎麵,不覺紅渦暈兩腮。

其二十三

情到濃時起致辭,可能長作玉交枝,除非死後當分散,不遣生前有別離。

(前二句是問詞,後二句是答詞。)

其二十四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其二十五

絕似花蜂困網羅,奈他工布少年何,圓成好夢才三日,又擬將身學佛陀。

(工布藏中地名,此女子誚所歡男子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