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都得要花錢(1 / 2)

“張大人,有事但說無妨,我等同朝為官數十年,若有幫得上忙的,我周霖宜定當鼎力相助。”周霖宜滿口說著漂亮話。

張甫之知道周霖宜的秉性,歎了一口氣就從袖中抽出了各地門生給他的密奏,周霖宜看完後皺起了眉頭說道:“左相,此間所言可是事實?”

“都是老夫教出的徒弟,老夫心裏有底。”張甫之拍著胸脯保證道。

周霖宜捂著腦袋,他知道,在正事上,涉及社稷民生,張甫之定然不會騙他。可是這個州府密奏,和一些地方上的正式奏疏是決然不同的,這裏麵涉及了很多人的利益。作為封疆大吏,那個不是和朝中要員有個千絲萬縷的聯係。

“右相,此事不能再拖啊。連日大雪,百姓怨聲載道。路上早有凍死骨,更有甚者同類相殘,簡直駭人聽聞。若是再不救濟,隻怕怨念一重,萌生叛亂啊。”張甫之心急的說。

周霖宜也歎了一口氣說:“那麼以左相的意思,我等該如何做?”

張甫之老實的說:“小年臨近,此事不宜聲張,否則京城不穩,反倒不好。我等私下解決,遣吏部官員下去查探,並遣戶部撥款。對於那些貪官汙吏,隱瞞民生實情的,一律正法;對於受災嚴重且屬實的,給予救助。”

周霖宜沒有說話,遞給了張甫之兩封來自兵部和戶部的秘信。“國庫虧空,塞北邊外的武器裝甲,糧草軍餉都急需撥款。這錢,從哪來?”

聽著周霖宜的反問,看著信裏的消息,張甫之的心拔涼拔涼的。比窗外飄得雪還涼。真是天災人禍都擠一塊去了。

張甫之心一橫,說道:“既然我等無法解決,還是上奏聖上決斷吧。”

“離小年滿共不足三日,此時說此等事,左相,你可要想清楚啊。”周霖宜白了他一眼。大過年的說這樣晦氣的事,這不是討罵嘛。

張甫之站了起來,滿臉正色道:“國家之事,哪有時機所言。我等食君祿,自當為君辦事;讀聖賢書,自當為黎明百姓分憂。”

周霖宜撫著額頭,說道:“那就明日早朝再議吧。”

張甫之一把拉起周霖宜,“右相大人,國事無小事。我們現在就麵聖吧!”

周霖宜自然不願意,但是硬是被張甫之生拉硬拽的拖到了勤政殿。皇帝有些驚奇的看著這一同出現的左右丞相,“左相右相一同來此,不知所謂何事?”

周霖宜不滿的看了一眼張甫之,說:“張大人先說吧。”

張甫之跪在地上,顫聲說道:“皇上,連日大雪,早已超過往年。河北河西河南皆有災情,路有凍死骨,甚至達到了同類相食那樣的慘絕人寰的地步。十萬火急,不得不救呀。”

皇帝聞言,一拍桌子站了起來。他看著桌子上各地傳來的恭祝之詞,越想越氣,呼啦一聲全部拂落到地上。

望著來回踱著步的皇帝,周霖宜沒有說話。等皇帝稍微平靜後,周霖宜才跪在地上說:“啟奏聖上,戶部傳來消息,國庫虧空,戶部沒錢。”

皇帝這才明白為什麼張甫之要拖著周霖宜來,戶部歸右相管,若說沒錢,打死張甫之也不信,所以張甫之才把周霖宜拖來了勤政殿,求皇帝發話。

皇帝不滿的看了一眼周霖宜,冷聲說道:“諾大的國庫,向來充盈。朕又非那荒淫無道,揮霍奢侈的昏君,國庫怎能虧空?”

皇帝的發問,嚇得周霖宜匍匐在地,顫聲說道:“啟奏聖上。國庫並非虧損,而是各地受災,該交的稅收,無法上交。而且,塞北軍營,糧草軍餉,過冬棉衣,軍隊俸祿,兵器盔甲,皆是不小的開銷。戶部,撥不出銀子來呀。”

皇帝重重的坐下,許久後才說道:“軍政開支,先減免一些,有些兵器,能湊合著用就先湊合著用。待開春,度過難關,在做他議。”

“啟奏聖上,若是放在往年,如此行事未嚐不可。隻是......”周霖宜沒有說完,而是呈上了兵部的密奏,他說:“此奏原是明日早朝商議之事,臣鬥膽,先呈上了。”

皇帝看完奏疏後,滿臉冰霜,他的胸膛漲起,鼻孔裏發出了吭哧吭哧的喘,息聲。台下的兩人都將心提到了嗓子眼。心想,老皇帝別一著急,一口氣上不來,又嗚呼了。

皇帝閉上了眼,深深的呼出了胸中熱氣。他說:“軍政開支,目前不得少。右相,朕問你,戶部賬上,可還夠軍政用度?”

“略夠!”周霖宜話不敢說滿。

“必須夠!”皇帝把奏折砸向了周霖宜,“你和戶部的人說,就是變,也得給朕變出錢來,朕的軍隊,必須維護好。”

“那陛下,各地災民該如何是好?”張甫之不依不饒的問道。周霖宜瞪了他一眼,這個左丞相,怎麼一點沒有眼力見,沒看到皇帝在氣頭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