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皇後的笑與皇帝的白眼(1 / 2)

順王,張甫之,顧之章一道入殿。臨進門前,顧之章瞥了一眼張甫之,皇帝言下之意不言而明,先是召見晉王蕭成渝,再是召見張甫之與自己二人,隻怕這大統之位,雖未對外講明,晉王殿下繼承大統一事也是八九不離十了。

皇帝召見的三人也是有意思,顧之章為官多年,雖與張甫之互相不爽,與周霖宜明爭暗鬥,但為政老辣,乃是朝中幹練之臣的代表。

順王一向儒雅,人稱當世賢王,在朝在野名聲甚佳,更是皇室之中,除皇帝外的代表人物。

張甫之為人剛正,不知變通,卻詩詞歌賦,皆為大家,乃是舉國文壇領袖,經國難之變,其名聲雅俗共仰,可算的上是大梁輿論的代表了。

張甫之和顧之章統一戰線,順王則支持太子,而皇帝隻宣三人,其間深意,尤為值得玩味。帝皇心術,哪怕生命的最後一刻,仍要貫徹到底。

順王乃是皇室,自然走在前麵。入了勤政殿,見那皇帝一手扶著床沿,一手撐著身子,潮紅的臉大口的呼吸著,鼻腔裏噴出吭吭的粗響。順王在心裏歎道,以皇帝此時的狀態來看,剛剛那聲嘶力竭的一聲嚎叫,顯然耗費了全部心神。若是皇後看透這一點,膽子再大一些,就是不讓他們覲見,皇帝絕無氣力再出第二聲。由此觀之,如論心計,皇帝還是高明一籌。

皇帝的高明不在其它,在於對人心的琢磨。對人心琢磨透了,這人性也不過是手上把玩之物罷了。

三人一道跪下,齊聲道:“微臣叩見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到“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句話,皇帝忍不住想笑,真是嘲諷的很,但他笑不出來,笑也是需要力氣的。正是他笑不出來,才更覺可笑。可笑而笑不出,頓覺荒謬,世間多少事皆是如此,將死之時才悟透,皇帝輕輕地搖了搖頭。

他抬眼望去,首先將目光落向張甫之身上,然後言道:“左相,朕先前問你之事,如今可有答案了。”

“臣?”張甫之跪拜在地,臉上扭曲著的憤懣恐懼和慚愧躊躇隨著蒼老的皺紋現出溝壑。顧之章心中驚訝,皇帝讓張甫之思考何事?這個老張口風夠緊的,都是同船之人,自己竟一點不知。

皇帝用手拍了拍床沿,身為帝皇之姿,此等行事頗為不雅,但也足見皇帝的著急與氣憤,他怒道:“朕都快死了。”

聽完這句話,三人心裏都是一驚。張甫之咚的一聲重重的叩在地上,拖著哀腔道:“臣與聖上同言!”

皇帝像是泄了氣的皮球,輕輕地一翻倒在龍榻上,三人大驚,以為皇帝歸天了,趕忙奔湧向前,扶著龍榻,三人才發現皇帝那冰冷的眸子望著頭頂的天花板,眼中再無先前的躊躇和著急,現在,他又是皇帝。

等了許久後,在外的諸位大臣皆心中駭然,太子側妃朝皇後望去,隻見皇後的眸子冰冷而無情,像是掩藏在草叢中許久的巨蟒終於按捺不住而騰起舌頭,吐出信子。

她又望向蕭成渝,蕭成渝目光堅定,隻是比起先前周若彤出嫁時少了一些狂傲與冰涼,再想起太子,周若琳知道,自己一心與周若彤比個高低,在這方麵,自己已經輸了。蕭成渝眼中竟然帶著柔情。男人的溫柔,有時才是真正的強大。

她又望向蕭成渝身後的秦朗,秦朗的臉上又恢複了往日那雲淡風輕的麵容。周若琳看不透他,這個人飛向雲霄是鶴,落入田間是虎,墜落深淵是蛟,埋伏草叢是蛇。他是萬物,他是秦朗。

三位大臣出來了,但臉上並不好看。張甫之的老臉通紅,充滿愧色,顧之章的臉上則是一臉駭然,而順王的臉上則是五味翻滾,一臉矛盾。

周霖宜望了一眼皇後,皇後點了點頭,他朗聲問道:“各位大人,聖上可有大事交代?”

蕭成渝猛地一陣心驚,不知為何,強烈的危機感自勤政殿的四麵八方傳來。秦朗的眸子逐漸凝重起來,今日之形勢,百官心裏清楚地很,皇後心裏自然也清楚,如果三人敢當著眾人的麵道破,那麼勤政殿將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顧之章在朝堂上摸爬滾打了多年,先前老皇上位雖有順王相讓,但也是一番風起雲湧,作為當事者,他如何沒有經驗,他搖了搖頭,表示皇帝並未有什麼交代。

接著,百官的目光追隨皇後望向張甫之,張甫之一向剛烈,不知他會說什麼,張甫之隻是搖頭,並不在意落向他的目光,他顯得有些失魂落魄,口中喃喃自語道:“我心矛盾,我心矛盾。”

說者無意,聞者有心。張甫之的一番自白,讓百官駭然,蕭成渝震驚,皇後心想,莫非皇帝的心意還有變數?

唯有秦朗看的明白,皇帝的心意早就下定了,他比誰都堅定,也比誰都頑固,斷不會有變數。皇後見三人皆不明言,心中也是喜憂摻雜。若是張甫之和顧之章有任何表明擁戴蕭成渝的心思,她唯有不惜一切代價在此處一舉消滅晉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