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新皇不走尋常路(1 / 2)

朝中所有人都望向宮中,吏部尚書已經缺位近十日了,朝政的積弊已經顯露了出來,各方的配合不再默契,各地呈上的奏疏往往輾轉各個部門才能最終到達皇帝手中,而這時,奏疏早就沒了時效性。

更慘的是,有些部門長官已經被蕭成渝一個殺字解決了,很多相應處理的正事因為沒有負責人,下官們又沒有權限,便被擱置下來,由此而積少成多,積小成大,爆發出無數的矛盾。

吏部缺不了人,大大小小的人都在逼著皇帝作出選擇。

宗養才和董立本也開始頻繁的走動起來,董立本開始時常的往顧之章府上拜訪,宗養才則除了去顧之章這位老師那裏嘮嘮家常,還抽出時間去了一趟張甫之那裏。

張甫之這是第二次見到宗養才,實則二人並未有什麼交集,這一回,他顯得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宗養才這個顧之章的得意門生。

宗養才看了一眼一旁專心翻書的周霖宜,對張甫之說道:“老大人可方便講話。”

張甫之一撫長須,知道他意有所指,哈哈大笑道:“有何不方便。”

“老大人心胸開闊,門生佩服!”宗養才先是欽佩,轉而話鋒一轉,“不瞞老大人,門生此次前來,是有事前來。”

“無事不登三寶殿,你有話直說無妨。老夫不喜你老師那拐彎抹角的,你若有事,直言直語,老夫可沒那個閑工夫費心猜測。”

“老大人豪爽人也。”宗養才再次讚道,隨後就不再誇讚了,他知道,張甫之與常人不同,兩次恭維,已經到頂了,可不敢再恭維了,就正色道:“想來老大人心中知曉,吏部尚書之位空缺,現在朝政癱瘓,已到迫在眉睫的地步,聖上不日將選出新任的吏部尚書。此時正是老大人重返朝堂之際啊。”

張甫之見這小子說的懇切,也算為自己著想,就搖了搖頭,說道:“如實說,老夫不是不願重返朝堂,隻是吏部實在不合老夫的性子。”

“老大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宗養才再次規勸道,“隻要大人有意,門生現在身居吏部左侍郎之位,自可向聖上進言,憑老大人的威望,不是手到擒來。”

張甫之還是不願,“老夫說了,吏部不是老夫待的地方。先前老夫身居左相,兼任禦史中丞,看似權傾朝野,但實則並無實權。但饒是如此,當今聖上都容不下我。若是老夫執掌吏部,掌百官升調,聖上豈不是更不能容我。”

宗養才起身,歎了一口氣,“話已至此,門生也不敢多勸,還請老大人好好思量,若是轉變心意,遣人稟報一聲,門生定當全力相助。”

說罷,宗養才就離去了。

張甫之感歎道:“時下才俊,似如此心好之人,實在不多見了。”

周霖宜忍不住笑出了聲,“這小子誆你呢,虧你也信!”

張甫之不解的望向周霖宜,“周兄何出此言?”

周霖宜合上書本,說道:“你我為官二十餘年,這點還看不出來嗎。吏部尚書之位幹係重大,哪是尋常人可以駕馭的了的。他宗養才已經是吏部左侍郎了,在進一步就是吏部尚書了。”

“他若真心想要這尚書之位,何來慫恿老夫重返朝堂,執掌吏部?”

周霖宜搖了搖頭,“他哪裏是真心幫你,不過是試探罷了。聖上重整吏部,隻是個開端,聖上的目標怕是整個六部,其餘四部如何看不出來。他宗養才上位,能不能壓得住其餘尚書,有沒有這個資曆服眾,都是聖上需要考慮的東西。更何況,他是顧之章的得意門生,若是真的讓顧之章借他之手控製了六部,再借此當上了老夫留下的空缺,豈不是朝堂獨大,此事定然難以發生。”

“那又與我有何關係?”

“我若所料不錯,聖上定然需要一位德高望重又與六部不對付之人出來執掌吏部,此人,在朝在野,除了你,還找的出第二人嗎?”

張甫之這才明白過來,說道:“你是說,此子是來試探老夫有無借吏部尚書之位重返朝堂的心思。”

“不管怎麼看,你都是他最大的競爭對手。”

張甫之臉色頓時不好看了,沒曾想竟然被小廝擺了一道,當下,他的倔脾氣也被激了起來,“既如此,老夫就隨他的意,現在就去稟明聖上,毛遂自薦,想當吏部尚書。”

顧之章重又拿起書本,說道:“老張呀,你著急個什麼,你我好歹同朝為相二十年,區區吏部尚書與你太屈才了,等著吧,大梁離不開你。”

張甫之依舊氣不過,“那老夫也氣不過,看這樣的人升遷吏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