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周若彤設皇商會(1 / 2)

做奴才的,要想做的成功,自然得盡心盡力的完成主子交代的事情。

馮保保也對外不再避諱,新落成的馮宅設宴。宴請了當朝新貴,其中就有吏部的一位尚書和兩位侍郎。

顧之章為皇子賜名一事不脛而走,瞬間傳遍京城。官員們自覺風向將轉,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宮中,投向了救國公府。

給皇子取名,莫大殊榮,這是要重新啟用張甫之的預兆啊。

但是,張甫之與皇室鬧得沸沸揚揚,與新皇關係惡劣已是人盡皆知之事,皇帝能夠放得開重新啟用張甫之嗎?

所有人都在猜測著,但不管如何猜測,都畢竟隻是猜測,關鍵還要看蕭成渝之後的態度。

蕭成渝什麼態度,外麵的人不知道,但是裏麵的人知道。

蕭成渝在勤政殿內將桌上堆積的折子一把推翻在地,馮保保見狀不妙,早就躲到了翠柳宮,但翠柳宮中的賢妃娘娘和一種內侍皆不見了蹤影。

馮保保躲無可躲,準備跑到其他地方避避風頭,卻恰巧被蕭成渝堵在了門口,蕭成渝滿腦門子黑線怒吼道:“周若彤呢?”

馮保保嚇得跪在了地上,心中卻舒了一口氣,顯然皇帝還不知道這消息是他走漏的,“回聖上的話,奴才不知。”

蕭成渝克製著自己不掀翻翠柳宮的桌椅,他在門框上重重的踢了一腳後就一人拂袖而去。望著暴怒的皇帝遠去的背影,馮保保用衣袖擦了擦額角的汗水,緩緩地站了起來。

“還好還好!”他在心中如此喃喃道。

蕭成渝逛遍了周若彤常去的地方,但始終未見周若彤的蹤影。宮中本就巨大無比,占地無數,蕭成渝光是走完了禦花園,氣就消得差不多了。他念及勤政殿內還有一堆等待處理的折子,就重返勤政殿勤政去了。

蕭成渝勤勞治國,此刻消失的周若彤卻在內務府勤勞治家。

順王秘密離京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就是傻子都看的出來,順王必定不在皇京。否則,蕭保梁破格提為禁軍大都督,顧之章聯手張甫之鬧出了這麼大的事,順王早該站出來了。結果順王始終不見蹤影,必定是不在京城。

順王離京已不是秘密,但順王離京做什麼,卻依舊是秘密。

隻是京城近來的大事實在太多了,把順王離京這件事壓住了風頭。等人們抽身時,年關已至,早把這離京的王爺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周若彤可不敢忘了這位皇叔,人家離京,可是為自己理家辦事去了。就像是先前的張叔那樣,現在宮裏的這個家沒了管家,已經隱隱的見了混亂,周若彤也決定借此時機在整治一番。

七司三院,被順王一起帶走了六人,十大總管缺了六人,宮中行事,便有了諸多不便。六是個好數字啊,周若彤率先想到了六大商人。

長條的方桌擺在內務府正中間,左右各有三人,上首處自然是皇妃周若彤。

方桌會議,算是周若彤的首創,畢竟二十一世紀的一些習慣仍然深深地植根於她的內心。

與二十一世紀尋常會議室略有不同的是,周若彤右手邊的玻璃杯換成了茶盞。她伸手去取,被燙了一下,這才明白,這裏畢竟是大梁。

周若彤的左手邊,坐著的是兩淮鹽商楊長典,蘇織名品賈和春,江南大戶褚向浩;她的右手邊,坐著的則是天下馬幫李明啟,元亨錢莊蘇成坤,禦用皇商皇甫衝。

左右兩邊,各是南北兩方的商業巨頭。

“入駐內務府一事,怕是阻力不小哇!”最先開口的是皇甫衝,作為禦用皇商,和皇家打交道,他也最有經驗。

“對於各位入主內務府一事,受到阻力的無非是本宮罷了。”周若彤淡淡的說道。說完後,她暗中觀察眾人反應,眾皆沉默。

周若彤知道,入主內務府,乃是肥差一樁,對於六人亦是大有裨益。六人沉默,不是阻力太大,而是時機不對。

大梁內裏疲敝,國庫宮庫皆是空虛。雖說周若彤整治了一番內務府,之後又有順王治理,但國之積弊,豈是一朝所成?現在的內務府就是一個爛攤子,周若彤是希望六人一道幫她收拾這個爛攤子。

費力不討好,這是為商最大的忌諱。

周若彤心中明白,若是想讓人家費力,自然不能不討好。

“前些日子,蠻國遣密使前來,商議兩國交好一事。我與聖上尋思著,想讓內務府先去露個麵。畢竟大梁通向塞北的商道也該開了。”周若彤淡淡的說。

六人渾身一震。自建元帝登基以來,兩國新帝私下裏互有來往畢竟隻是傳聞,未曾想竟是真的。

聯合蠻國,將大梁本土之物遠銷神秘的西域,開通商道,乃是周若彤早有的意思。六大商人乃是全國最大的商業集團,自然受益最大。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