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張門新子(1 / 2)

當夜,周若彤遣春華把褚向浩喚到了自己的住處。

褚向浩一進門,就迎來了周若彤那劈頭蓋臉的一陣痛罵。什麼迂腐頑固,什麼目光短淺,什麼沒有格局,甚至連什麼暴君獨,裁這樣的詞都冒出來了。

暴君他知道,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啊,還有,那獨,裁又是何意?

褚向浩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小心翼翼的說道:“娘娘,下官究竟是辦錯了何事,惹得娘娘如此動怒?”

周若彤沒好氣道:“你自己心中不知?”

褚向浩一臉無辜道:“下官盡心盡責,真的不知啊。”

“本宮問你,你兒子欲考取功名,報效國家,你為何不許?”周若彤寒聲問道。

褚向浩這才明白過來,心裏卻把那不成器的兒子罵了千遍萬遍,這個小畜生,怎的把事情鬧到娘娘那裏去了。麵對周若彤,褚向浩自然不敢說出自己心中真實的顧慮,他小心的揣摩詞句,然後說道:“娘娘,下官家中偌大的產業,又隻有此子繼承香火,下官也是難做啊。”

周若彤打了個響指,“這不是問題。”

“這都不是問題啊。”褚向浩驚呼出聲後才意識到自己的失禮,趕忙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好在周若彤並沒有怪罪的意思。

“你再生一個不就得了。”周若彤輕鬆的說道。

還好褚向浩先前已經捂住了嘴,不然他非得再次驚呼出聲不可。什麼叫再生一個,說的簡單,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年紀了,再說了,繼承香火隻能是男丁,哪怕是他精力旺盛,就一定能再生一個男孩兒出來嗎?

褚向浩移開了捂著嘴的手,苦笑道:“娘娘說笑了。”

周若彤瞪了他一眼,“本宮何時與你說笑了。你那兒子,本宮有所接觸,確是個好苗子,現在朝廷正值用人之際,如何不把他送入朝中?”

褚向浩見周若彤步步緊逼,不得以將心中想法如實相告。“娘娘,南北不合,想來您也已看到。金陵乃是大明國都,實不瞞娘娘所言,我褚家祖上,乃是大明宰輔,這個樣子,我褚家子嗣入朝為官,能有好下場嗎?”

周若彤沒想到裏麵還有這層關係,她笑道:“也虧你是見慣了風雨之人,這大明亡國都多少年了,早已隨風作古,那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如何能夠影響今朝。”

褚向浩搖了搖頭,“前人已去,但恩怨未去,娘娘來了江南數日,想來心中也該有所了解。”

周若彤的臉猛然間拉了下來,“你是信不過本宮?”

褚向浩驚得跪在了地上,叩首道:“娘娘恕罪,下官不敢。”

“你起來吧。”周若彤歎了一口氣說道:“可憐天下父母心,畢竟是你府上獨子,有此顧慮,也是應該,本宮不怨你。隻是你家公子,乃是曠世奇才,想來稍經打磨,必定是國家肱骨,朝廷棟梁,正所謂大公無私,你也不該隻顧小家不顧國家。”

“娘娘說的是。”褚向浩嘴上這麼說,心裏卻暗自腹誹,這個逆子,究竟和娘娘說了什麼,竟然讓娘娘如此垂青,什麼國家肱骨,朝廷棟梁,我自己生的兒子,我怎麼就沒看出來呢。

周若彤心中主意已定,就說道:“你莫要再有所顧慮,曆史遺留的問題再大,朝堂再是險惡,畢竟現在還是聖上與本宮說了算,隻要本宮和聖上還在,本宮給你承諾,必保你兒子無事。”

褚向浩再次心驚,立刻跪在地上,“臣謝娘娘聖上恩典。”

周若彤扶起了褚向浩,然後說道:“事不宜遲,你挑個日子,把他送到京城去吧。本宮不好出麵,但皇甫衝他們都在京城,也好有個照顧。”

褚向浩心中不舍兒子,但心想,自己遲早也得和娘娘重返皇京久居,父子同處一地,也是一樁好事,當下應承下來。

周若彤再說:“你那兒子欲走科舉一道,本宮想來,大考小考,時日太慢,不如讓他直接拜入京城名士門下,之後舉薦入朝為官,方為正道。”

褚向浩心中又是大驚,娘娘這是給他開後門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哪有資格反對,也隻能應承。接著,新的問題又來了,朝廷黨派林立,遍地都是大官,拜那個門下呢。褚向浩中意顧之章,但顧之章乃是輔國重臣,執掌禦史台,名震朝野,此事還需經過娘娘首肯才是。

他故作為難的說道:“朝中大儒眾多,犬子頑劣,不知哪位大人肯收。”

周若彤還以為他心疼兒子,不舍得放人,故意找托辭呢,就說道:“我看張甫之不錯,本宮給你修書一封,讓張甫之收個門生。”

“娘娘呀!”褚向浩嚇得跪倒了地上,“你放過犬子吧。”

周若彤被氣樂了,“怎麼,你還不願了。大學士乃是當朝正一品大員,是舉世公認的大儒,文章境界更是無人能及,乃是天下文壇領袖,他難道還配不上你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