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開壇,做大講學。震動天下之前,自然震動了周若彤。
九月初九,乃是重陽之日。
大梁人重九,乃是世人知道,九乃大吉之數。
大吉,亦是大極。
大極,自然也是大忌。
因為極致之數,所用者,隻有皇家。
周若彤想到這麼一層,隱隱然有些擔憂起來。
她希望,自己是聯想想多了。
就在周若彤心神不定之時,褚府門前,迎來了一個黑臉的年輕人。
年輕人的臉本不黑,因為多日來的長途跋涉,又恰逢酷暑,硬生生的被曬黑的。
褚向浩收到家仆的投門貼後,選擇了親自迎接。這個年輕人的身份有些尊貴,他是京城的刑部尚書之子林光旭。
刑部尚書林昌黎這兩年在京城可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他不像是戶部尚書韓悅那樣取巧站隊,在京城中穩固了地位。
他有真才實學,為人又知左右逢源,這才能將大理寺並歸刑部並牢牢地掌握刑部尚書一位而不倒。
對於林光旭,這個內務府的六大主管之一自然不敢怠慢。
褚向浩見到了林光旭,不知為何,想起了北上的獨子褚仁傑。也不知道那小子一個人在京城混的怎樣。
二人分賓主落座,林光旭奉上了林昌黎的信箋,同時還奉上了一個錦繡小盒,裏麵窩著一塊美玉。
江南富商大多愛玉,因玉有養神消災之說,儒道中人更是將美玉比作君子,褚向浩見多識廣,一眼便看出此物通體晶瑩,全無瑕疵,絕對不是凡品。是以,看向林光旭的目光也柔和了許多。
“賢侄不去參加科舉朝試,怎的得閑來到江南遊曆?”
林光旭微微一笑,說道:“家父曾言,在京城中曾受大人照顧,聽聞大人趕赴江南,特遣小的前來拜會,也順道遊曆一番。”
褚向浩雖說在京城內務府中也掛了個職銜,但畢竟與刑部沒什麼交道。那所謂的拜會一說,想來必定是客套話。
林昌黎最近自九卿轉戰六部,雖說官運亨通,但明眼人也都看的出來,此人明麵上風光,實則處境尷尬。
顧之章自他歸屬六部後,有意疏遠;相王因他原是九卿顧之章門下,有意保留。
林昌黎不似韓悅,有聖上罩著,凡事無懼,自然是步履維艱。
其子林光旭不遠千裏而來,甫一登門,便奉上重寶,他褚向浩深感自身絕無如此分量,想來對方還是想巴結自己身後之人。
想到這一層,褚向浩立刻以眼神會意左右,左右仆役立刻退下。
褚向浩對林光旭笑道:“賢侄,可是朝中有些變故,林大人不方便親來,特遣你前來?”
“這......”林光旭遲疑了一下,然後環顧左右,見家仆婢女等閑雜人等早已悄悄退下,這才低聲說道:“大人可知,泰山王蕭克定攜女進京了。”
“哦?竟有此事?”褚向浩祥裝不知,但他本是精明無比的商業大亨,自然已經知曉此子的來意,絕對是衝著貴妃娘娘來的。
他是和周若彤一道秘密出的京城,不曾想,半年不到,此事竟然在京城也走漏了風聲。
看來娘娘走後,聖上一人還是難以獨掌大局啊。
周若彤坐在池塘邊,這一回,她沒有釣魚,陪她的也不是順王,而是春華。
順王相陪時,周若彤一般會談些正事。春華相陪時,周若彤則大多說些私事。
這回,周若彤隻是雙肘支撐著兩膝,怔怔的望著池中色彩斑斕的錦鯉出神。
春華知道,娘娘心裏惱,惱的是京城泰山王蕭克定入京一事。
春華更知道,周若彤心裏最惱的不是蕭克定名為祭拜實則求親,她是惱的蕭成渝。
蕭成渝幾次三番的來信催促周若彤回京,這讓周若彤忍不住有些失望。
他是聖上,真的要是拒絕起來,全天下不敢說不。
但他畢竟不是一個隻要美人不要天下的君王。
生於全世界最頂級的富貴世家,這由不得他,周若彤自知也不該要求的太多,但她畢竟還是心中有所期待,畢竟她是個女人。
若是還是晉王妃那會兒,什麼三老三公,正教王興的,周若彤都不放在心上,直接殺回京城了。
現在,不一樣了,正是因為心中有所期待,她才想看看,蕭成渝最終究竟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
許久後,春華忍不住了。
“娘娘,若是真想回去,那便回去得了。江南的事,不急於這幾日。”
“誰說本宮想回去的。”周若彤將雙肘收回,“江南錦繡山河,大好風光,本宮可還沒看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