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傳膳,侍立於千秋亭旁的太監急急的跑開,將傳膳報與欽天殿殿前的太監。
同樣,殿前的太監又將這句話傳給了侯立在養心門外的太監,他再傳給侯立在西長街的太監......這樣一直傳到禦膳房。
悠長的傳膳聲回響在深宮那甬長的通道內,不等回聲消失,一個猶如過嫁妝的行列走出了禦膳房。
這是由幾十名穿戴齊整的太監們組成的隊伍,抬著大小七張膳桌,捧著幾十個彙有金龍的朱漆盒浩浩蕩蕩的朝禦花園駛來。
千秋亭內,擺好桌子。亭外,又擺了大小六桌。總計六十餘道菜肴。
原本,按照前朝舊製,皇帝的標準膳食該有一百二十道,蕭成渝覺得浪費,直接減至二十餘道。
蕭成渝原想著繼續刪減,誰知,這件小事卻引起了禮部尚書的注意,禮部尚書直言,皇帝用膳,有極為規範再的祖製,當下國事艱難,戶部虧空,有所刪減也是應當,但不宜減。
今日,有兩位皇子和順王妃一道用膳,瞧在眼裏記在心裏的馮保保是以特地囑使禦膳房今日多備些膳食。
雖說蕭成渝極為不喜奢靡浪費,但在今日也是有些滿意。
兩個孩子對於一大桌子膳食顯得有些開心,更開心的是今天有姨祖母和父皇一道用膳。
順王妃昔日曾跟著順王在宮中赴宴,自然知曉宮宴的規格,今日見此,已經了解,經過這麼大力的改製,戶部情況,仍舊不容樂觀。
順王妃望著蕭君正和蕭湘沫兩個孩子,心中由衷的歡喜。蕭成渝見狀,也是樂在心中。
順王妃感慨道:“一不小心,竟成了奶奶輩的人了,遙想當年時日,大哥還不曾參軍,先皇還是皇子,大好時光,眨眼間,便已是滄海桑田。”
蕭成渝也感慨道:“是啊。看著湘沫和君正,不禁讓朕想起了母妃還在世時的情形。說來不怕笑話,那時,屬朕最霸道,成風最安靜,臨陽最調皮。”
蕭成渝想起往昔,嘴角不禁掛起了笑容。
順王妃摸了摸蕭君正的頭,寵溺的說道:“好好長大,將來的大梁看你的了。”
蕭君正學著大人的樣子,嚴肅的點了點頭,雖說學得有模有樣,但是那一對靈動的眼睛終究是出賣了他,引來眾人會心一笑。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蕭成渝放下了手中的象牙箸,順王妃抬起頭,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蕭成渝留她用膳,自然是還有事要說。
果然,蕭成渝說道:“朕聽聞,明日,刑部尚書林昌黎府上將擺一場私宴。姨母可以去看看。”
順王妃有些愕然,蕭成渝竟然提了這麼檔子事。
林昌黎府上擺宴,要她摻和作甚。此中,必然還有深意。
蕭成渝見順王妃依舊平靜的望著自己,看了眼身邊的孩子,低聲說道:“先前泰山王蕭克定入京,他將蕭紫衣安置在了林昌黎府上。”
順王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怪不得蕭成渝整的有些神秘兮兮的。
這孩子,變了,變得開始有些小心思了。
但這個小心思變得好,更有人情味了。
先皇與秦家交好時,大家都喜歡他,那時候他隻是個皇子,等他登基稱帝後,大家就開始不喜歡他了,因為皇帝沒有人情味。
順王妃點了點頭,擺出一副本王妃了然於胸,絕對不會告訴若彤的表情。
蕭成渝頓覺頭疼,隻怕王妃會錯了意。蕭成渝就說道:“姨母替朕去看看。”
末了,蕭成渝又補充了一句,“也替若彤看看。”
這個看看,有很深的意思。
......
林府擺宴,林昌黎在原則是持反對態度的。
自打林光旭走後,林昌黎愈發的深居簡出起來,每天隻是工作使然,前往刑部衙門點卯,處理一些日常的卷宗案件。若是遇到三司會審,與禦史台的都察院有異議時,他也爭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禦史台都察院那些小品禦史發話。
對於林昌黎的作為,刑部內部也沒什麼看法,如今六部尚未整合,各自為戰,禦史台鐵板一塊,看誰不爽就咬誰,刑部不想出這個風頭。
如此一來,禦史台的禦史們就更加起勁了,無論大事小事,一律都要過問。
林昌黎反常的聽之任之,這下子,刑部成員不幹了。作為六部具有實權的部門,被禦史台壓在頭上,這像什麼話嘛。
為了眼不見心不煩,林昌黎索性每日例行點卯後直接回府,侍弄些花花草草,整日裏躲在府中密林中,倒是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