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轉瞬即逝,建元八年發生了一場大事,轟動了整個京城官場。
新任武英殿大學士林昌黎之子林光旭迎娶宮女春華。
坊間有好事者見此次婚禮轟動京城,如同聖上娶親一般,不免有些疑惑,心想不過是一個宮女而已,何至於此。
但其中曉得內幕之人,卻覺得此事頗為不簡單。春華跟了周若彤十幾個年頭,從晉王府之前的右相府,就是周若彤的隨侍丫鬟,一路領進了深宮內院,論起資曆,竟然比當朝的聖上與娘娘在一起的時間還要長。
另有原右相府的管事在民間曾言,十年前的娘娘,在府上還受盡欺辱,若非有忠仆春華照料,恐已被那狠心的姨娘害死於閨閣,這已經不是同甘共苦了,而是同生共死,當時娘娘自閨閣中走出,心情大變,一路如鯤魚化鵬,扶搖直上,這其間更是和那姑娘姊妹相稱,自然情誼非比尋常。
這些隻是當時右相府的老人們一家之言,還不能代表全部。
有心人知道的更多一些,前些日子,傾月殿的血案,轟動了整個京城,沸沸揚揚,但是據可靠消息,此事的起因正是傾月殿的隨侍宮女與娘娘身邊的春華姑娘一場矛盾,由兩位殿下鬧大,至此而一發不可收拾。
不管誰勝誰負,一個婢女有如此分量,便能夠說明某種問題了。
宮中的任何問題,放到了宮外,都不乏過度解釋或者多角度解釋問題的人,其中更是涉及了一位新起的大學士和最具實權的娘娘,有心人自然更不在少數。
據宮中太子奶娘所言,當初給皇子喂奶之時,小皇子便已經對春華姑娘頗為親近,甚至私下裏喊過小娘。
太學已經頗具規模,其中新秀大多也已經在朝堂之上榜上了某位要員,成為了座上賓。
新舊交替,似乎還很久遠。
但朝堂投資,向來講究目光深遠,太子殿下對春華姑娘頗有情誼,剛剛成型的太,子黨,雖然現在還很沒有分量,但自然不會錯過這樣一個變著法子結交太子和要員們的機會。
至於當朝權貴們,林昌黎本是大理寺和刑部出身,六部那邊向來有交情,另一邊的禦史台,聖上發話,由刑部徹查此事。雖說陳柏蒼頂了顧之章的位置,以無作為著稱,也沒有清洗禦史台的打算,但那些顧之章的往日門生,如今的禦史們,依舊人人自危,深怕陶言那老東西突然翻臉,搞個結黨營私的罪名搞他們一把,哪個不害怕,哪個不人人自危?
而陶言入了武英殿,其頂頭上司自然是林昌黎。
林昌黎大婚,那些禦史就是再清高,砸鍋賣鐵,也湊上了平生最重的一份厚禮,前來恭賀。
朝中更是傳出消息,婚禮要熱熱鬧鬧的辦,林大人為國為民,聖心甚慰,若是操辦婚禮的銀子不夠,內務府出。
林昌黎自然不敢找內務府拿銀子,皇甫衝會和他拚命的。但聖上都親自傳話,不亞於聖旨,而且婚禮前兩日,馮保保特意傳旨,屆時聖上娘娘都會蒞臨,讓他務比好好準備。
林昌黎一咬牙,竟然將他爹也就是林光旭祖父省吃儉用一輩子的家產賣了大半,專門準備這場婚禮。
對此,林光旭覺得理所因當,他很激動,下江南的一年間,他和春華早已暗生情愫,林昌黎養望在林,不足一年功夫就被啟用,還是當朝大學士,林光旭知道,娘娘雖然不說,但必定是礙於春華的緣故。
所以林光旭覺得,這些都是春華應得的。
高朋滿座,林宅內的老樹林都被擠滿了人,這可比上回林夫人設夜宴為蕭紫衣結交京城貴婦來的有派頭的多。
相王早早地來了,扭了扭微微發酸的脖子,他找了林昌黎半天,都沒找到對方,心中不免有些腹誹,林昌黎這老狐狸,狡猾大大滴。
順王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笑道:“王弟瘦了。”
相王摸了摸腰間的肥肉,然後又摸了摸順王逐漸大起的肚子,歎道:“王兄的日子好過,小弟的日子艱難啊。“
順王哈哈一笑,拱手道:“哪裏哪裏,都是為聖上娘娘辦事。”
兩人不再多言,各有心事。
另一邊,內閣的閣員們待在了一起,這幫類似於窮酸書生的閣員們大多都是張甫之的嫡係,完美的繼承了老師的優良作風,窮到骨子裏。
窮歸窮,可沒人敢小覷這些人。六部當中吃香的各位郎中員外郎們,紛紛上前套近乎,極力想融進這個圈子裏,可惜這幫老先生們對於張大學士的衣缽繼承的過於完美,一個個活像個萬年的王八,冷熱不知,言語不進。
靠著右手邊的林子深處,有一處石桌,穿著喜慶紅袍的宗養才對麵前穿著破舊青袍的陳柏蒼皺眉。
“好歹是正一品的禦史大夫,娘娘和聖上又都會前來,你又不是張甫之,穿的這麼寒酸作甚?”
陳柏蒼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升了官,反倒不好做人了。日子難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