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人至察,則無徒”,想要獲得比價功能集合最好的使用效果,定然不是隻在消費者當中推廣,而是要與商家進行合作,讓他們看到這種較為原始的、沒有美工和營銷規劃的、開放所有銷售數據的商業模式,會給他們帶來怎樣難以預計的創收,才能夠讓他們從欺騙、忽悠、蒙蔽消費者的慣常手段中走出來,重新回歸本分的經營氛圍中去。
總體說來,比價聯盟在做的,就是用良幣把劣幣驅逐出市場,恢複商家、商品與商業的公信力,不僅實惠消費者,同時也讓商人能夠賺到更多的錢。
至少是在原有經濟體係崩潰前賺到更多的錢。
其實早在小曹解決輔助型hud帶來的麻煩的時候,就已經有商家在使用比價來實現創收了——就是小曹的妹子李萬姬,在將她精品店內的商品與市麵上其他同行的信息比對以後,專門分離出幾個不同價位的細分市場,並主動掃描與分享給小曹;後者也給她大開後門,在兩人都暢快的同時,精品店迎來了600人/日的日均客流——絕不誇張的說,這是她平時客人的10倍有餘。
有人可能會說,對於像李小姐這樣的小店麵經營者來說,比價帶來的引流作用是極大的,但對於大型商場來說,他們大都有固定的客源,因此它的價值體現可能就不那麼明顯了吧。
事實完全相反。
從“平台”的監測信息來看,負責天河城百貨家電部門的一位營銷組長剛好就是比價聯盟的核心成員,在李小姐這邊獲得成功後,他就一直在研究比價對大型商場的正麵作用,而在“4·30”發生之前,他就已經向天河城百貨的高層提交了他的研究結果,並已經在推動調價和商品組合的事情了。
據此,廣州城第一波大規模調價就是從天河城集團開始,不僅僅是天河城百貨,還包括停車場經營、物業租賃、演藝場所出租等,都在調價的範圍之內。
全麵調價、五一長假、固定分屏展現,三件事情剛好湊到了一起,使本來就在平時頗為擁擠的天河城廣場內,更加人滿為患:不願意去景區看人海和錯峰出行的市民在看到固定分屏的信息後,都蜂擁著向天河城廣場聚攏而來。
這樣的消費激情在一個老牌商場可不多見,其他的商業公司如廣百、摩登、友誼商店等也聞風而動,很快,一股搶奪精確細分市場消費群體的風潮油然而生。
且大多數人都隻看到其中的利好,而忽略了可怕的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