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父子談心(1 / 2)

父子倆一邊說話,一邊關門往外走。向家在村子東頭,兩家相距好幾裏地,走路至少也要半個小時。

算上前世,子遠與父親也有近一年沒見,看著父親神采奕奕的神色與記憶中那副滄桑老人模樣,簡直猶如天壤之別。除了心中高興,子遠也刻意順著父親的話,說一些討巧的東西。

“媽沒有被趕出來,那是有原因的。說到底,還是向伯一家沒有死心,也希望招了我這個女婿。等下,我們也要注意一些方式方法,您老可別一竿子把這事攪黃了。要不然,向伯可是殺豬的。”

“嘿,敢情你小子還真看上了她家姑娘。難不成,你媽去說親,真是你鼓動的。”

“爸,我隻是把客觀問題反映出來,怎麼就賴我頭上了。”子遠一臉叫屈道,“我隻是聽說,大哥前兩天過生,向伯幫他家殺了兩頭豬。照我們村的習慣,那些豬下水估計都在向伯家吧。要是炒盤豬肝下酒,這多舒坦的事情。再者說,您也知道嘛,鄉裏鄉親抬頭不見低頭見,什麼事都不要說絕了,對吧?”

林國立頓時嘿嘿直樂,也跟著子遠打趣,“你小子還敢說,你沒有動他家姑娘的心思?老實交代,大不了,老子隨你心願就是。你年紀雖然是小點,但在咱們農村,娶親也習以為常了。再說,事情鬧到這個份上,不給個交代是不行了。更何況,你以後去讀書,有人在身邊照顧你媽,這其實也挺好的,終歸比日後找個不知根底的女人,什麼嬌小姐給我們氣受要好的多。”

林國立本來也隻是隨口說說,可越說就越上心,包括自己都覺得,這個主意真他娘的不錯。

見父親不似作偽的神色,子遠頓時覺得頭大,難不成還算開明的父親也開始鑽牛角尖了,於是急忙辯解,“爸,您千萬別誤會,我才十六歲您就讓我結婚,您就不怕生個膿包孫子出來嗎?我跟您說這話的意思,是因為知道您的脾氣,怕您到時一口氣回絕,大家還是下不來台。”

仔細想了一想,子遠就提議道,“我覺得不如這樣好了,您大可以和向伯說,您心底裏是認這門親事的,以後會把她們家的孩子當自己家姑娘來看待。隻是現在孩子都很小,成親早了也不合適,不如等我讀書畢業了再說。您看嘛,我現在才讀高中,等到大學畢業,怎麼也要七年的時間。那個時候,麗珍姐年紀也就大了,說不準等不及早就嫁人,總賴不到我們林家不守信用?說不準,到時還是向伯他家覺得心裏有愧。”

林國立認真想了想子遠的話,說得確實有些道理,忽然就覺得別人說自己兒子聰明,還果真有幾分道理,小小年紀就把事情考慮的極為周祥。倒不似自己,什麼事情都要弄個是非曲直出來。

可再一琢磨,即便兒子聰明,這些東西也不是他這個年輕能夠懂得的。這麼一尋思,林子遠就感覺兒子好似變了個人一樣,還真不是長大了這般簡單。

抑製住心頭的疑惑,林國立點頭道,“仔細想想,你這個安排還真的很妥當,就按這個意思辦。”

說完,林國立又仔細打量了子遠一眼,便繼續說道,“我知道你現在長大了,也懂了不少的人情世故。可我還是要警告你,以後少和你堂嫂往來。包括村裏的其他小丫頭,也不要到處去招惹。”

“我明白。”

“你明白就好。老實說,我他娘的就不明白了。你一個屁大點的孩子,到底有什麼好的,怎麼都跟心肝寶貝一樣,我是怎麼也沒有看出來。”

聽到這話,子遠也樂了,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感慨道,“我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好,其實就廢物一個,毛都還沒有長齊呢。但估計還是隨您,種好嘛。老爸當年不是也號稱迷死萬千少女嗎?”

“胡說八道。”

“知道您老心裏美的緊,說不準還拿當年周姨跳樓的事情做比較呢?爸,我其實就一直不明白了,當年您為什麼就看不上周姨呢?上次坐車,我也遇見過,挺端莊賢淑的。估計,她年輕時也應該很漂亮吧?”

“嗯。。。漂亮是漂亮,就是話多,還嘴巴裏沒有個把門的。結果沒想到,你媽的話比她還多。”

林國立簡單議論了兩句,又覺得跟兒子不應該討論自己當年那點破事,於是就說道,“別說這些沒用的,傳到別人的耳朵裏,你周姨以後怎麼做人?對了,我還沒有問你,你都初中畢業了,怎麼還看初一的書呢?”

子遠頓時一陣臉紅,心中卻暗付:誰他娘知道會重生呢,而且是重生到現在這個時節去當個高中生。書本都丟下十幾年了,自己連函數和分數都分不清楚,不重頭溫習能行嗎?

當然,輪到子遠的嘴裏,卻是換了套說辭,“中考沒有考好,連上重點高中都還差些分數。所以,我就想把初中的知識重新複習一遍,高中再努點力,爭取考個好點的大學,也不至於再給爸媽丟臉了,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