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琵琶行(1 / 2)

胡娜懶得聽子遠的囉囉嗦嗦,見台上的表演已經結束,就快步登上台,對已經結束的表演一番鼓吹後,就話鋒一轉直接問道,“同學們,剛才高一一班的小品,各位都覺得怎麼樣?是不是有些意猶未盡啊?”

“對。”

“既然大家都覺得很好,我現在就請這個小品的創作者和表演者,上台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個人才藝,各位同學覺得,可以不可以?”

“可以。”

輪到這時,還在糾結的子遠,也隻好登台了。朝著觀眾鞠了一個躬,台下就響起了大忽悠的嘻嘻打趣聲。

淡淡一笑,一邊披上學生會緊急借來的白色西裝,子遠就一邊自嘲道,“既然同學們說我是大忽悠,那我就再忽悠一把,唱一首自己改編的古詩詞,也算弘揚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了。至少,我的心理壓力沒有那麼大嘛,大家覺得怎麼樣?”

“切,”台下自然噓聲一片。

子遠也不再說話,隻是一陣醞釀,就緩緩的開口,“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一開口,台下噓聲就沒有了,愕然之感倒是滿目皆是。一些低年級的初中生聽著聽著,雖然覺得是極其好聽,可也實在聽不出是個什麼名堂,就開始四顧打聽,還止不住的竊竊私語。

這時,負責班級秩序的很多班主任,就開始跟同學們普及,“這首詩,是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叫做《琵琶行》。你們現在還沒有學,這是高二語文教材的內容。你們要是覺得好聽,回頭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提前給你們講一講。”

輪到高二高三的學生,就很疑惑了。這首詩,他們自然是學過了。而且,老師還要求他們全篇背誦。可六百多字的詩句,他們中大部分人還是背不下來。

這他娘的,一個高一學生,又是什麼時候學的呢?而且不止是會背,全篇一個字也不差,還能改成這麼好聽的歌曲,也當真妖孽的厲害。看來,想要不被一個高一學生比下去,回頭真的需要好好熟背了。

當然,坐在舞台中央前三排的城關中學部分老師們,可就不這樣看了。其中,一位短發留著劉海的女老師,就對陶瑋說道,“這個小子是高一一班的,對吧?那應該是你的學生啊?他叫什麼名字?”

“林子遠。”

“對,林子遠。以前在學校看到過幾次,長的是有點帥,可性子有點太悶,總喜歡一個人在操場上坐著發呆。沒想到這個小子,還挺多才多藝的,小品演的好也就算了,唱歌還這麼好聽。而且,竟然是自己譜曲,這還讓不讓人活啊,我都忍不住有點喜歡他了。”

說完,見陶瑋沒有理睬,女老師又說道,“現在看來,就很有點文藝小青年的氣質嘛,是我的菜。。。”

實在受不了女老師在自己耳邊嘮叨,陶瑋就淡淡說道,“姚老師你都快三十歲的人了,雖然沒有結婚,可人家還不到十八。你這話要是傳出去,就不怕有人說你老牛吃嫩草嘛。”

“怕什麼怕?現在不是戀愛自由嘛,那條法律規定,老師不能喜歡學生的。他現在是小點,我等著不就行了。人家孟老師六十多歲了,還娶了個小媳婦兒,也等了這麼多年,都不怕被人笑話,我怕什麼笑話?”

“行,都隨你,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不過,你要發展一下,估計機會也不大。”

“為什麼?”

“你是教曆史的,這小子的曆史成績可不差。我聽一班教曆史的老朱說,這小子的曆史水平估計比他都高。”

“有這麼誇張嗎?”

“我也不知道,反正是老朱說的。有一次,老朱就提了一句隋煬帝,讓這小子來闡述。這小子是說了千百條,還怎麼說怎麼有理,直接把老朱都說服了。”

“一個隋煬帝,不就荒淫無道,亡國之君嘛,曆史書上都這些寫,這小子能說什麼?”

“我又不教曆史,老朱也不和我討論這個問題啊。不過,這小子好像是說,隋煬帝最多叫操之過急,生不逢時罷了。除了文治武功,他的功績也不差秦皇漢武半分。修建大運河,所有人隻關注他窮盡國力,也不過問這一舉措帶來的千年影響力。三征高句麗,所有人隻看到國內的烽火滔天,卻不考慮當時高句麗對隋朝的威脅。反正都不是什麼書本裏的內容,也不知道這個小子是從何處學來的。”

姚老師雖然是曆史老師,卻是東川師範大學的教育專業畢業,就這些隻言片語,她也有很多知識根本就沒有接觸過,也多少明白子遠的曆史,確實不需要她去教了。

想了一想,姚老師又說道,“我不教他曆史,教地理總是可以吧?以前,我沒做曆史老師以前,也做過一段時間地理老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