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段(1 / 3)

賞元翔的,在琥珀國就是如此。

俞淩所說和元翔心中所想相差無多,元翔隻是默默地聽著,並不插嘴。

“隻是,清安帝即便立了襄王,也希望自己的子嗣以後能繼承王位,對於這件事,襄王怎麼看?”

“皇兄難道不可立我為攝政王,然後命太後垂簾嗎。這樣一來,也算合情合理……”

俞淩搖搖頭:“這樣一來,王家蠢蠢欲動,襄王的地位不穩,就會提前火拚。襄王輸了,王家就會逼死太後,挾持幼嗣。襄王贏了,為斬除後患,就會血洗王家,到時候重權在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難免會起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心思。到時候太後怎麼辦,幼嗣怎麼辦,就算襄王仁善,保他們母子性命無憂,也會成為階下囚,這個結果,又豈是清安帝想要的?”

說到這裏,元翔的臉色漸漸沉了下來,俞淩頓了一頓,不理元翔的臉色好壞,又繼續說道:“與其到時候讓你奪了權柄,倒不如現在就恩賜與你,這樣皇後還是那個皇後,太子還是那個太子……”

俞淩很平靜地說出這段話,倒讓元翔大為驚異:“嶽父,原來你早已想到這一點了?”

俞淩歎了口氣:“這事情不是明擺著嗎,上窮碧落下黃泉,左右茫茫皆不見,隻有這一條獨木道可走。雙聖臨朝,幼子為嗣,皇後就是用來牽製襄王最好的砝碼,到了幼子可以親政的時候,襄王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若襄王對此安排有任何的不滿,清安帝一定會先殺了襄王,永絕後患!”

元翔苦笑道:“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輩子霸著社稷又怎麼樣,誰人能夠長生不死?”

“襄王如今能夠想開了,最好。等你登基做了皇帝,那時再想不開,也可以再想辦法。”

俞淩的言下之意就是,先韜光養晦,取得元清聖旨,立為儲君,到時候一旦登基為帝,再有所作為。

元翔此時頗有深意地說:“嶽父,若馨有了,你怎麼好似不甚喜悅?”

俞淩笑笑:“孩子有了當然是喜事,但是容我說句煞風景的話,這個孩子來的真不是時候。”

“這話怎麼說?”元翔皺了皺眉頭,心中隱隱升起不祥的隱憂。

“襄王,你一旦繼位,正宮肯定還是如今的皇後娘娘。若馨雖然是你的正妻,卻要屈居別殿,腹中的孩子雖然是你的嫡子,卻要對別人三跪九叩,可是來得不是時候?若再晚個十年出生,也許情況會有所不同。”

“嶽父,若馨可是你的親女,你就安心看她屈居妃位?”

“就是因為若馨是我的親女,我知道她有多少份量。她是我的幼女,從小被我寵壞了,喜好安樂,若能被夫君疼愛一世,自是最好。”俞淩說到此時,看了元翔一眼,極有深意:“如若沒有這個緣分,能待之以禮,也是她的造化。但是以她的氣度,無法母儀天下,到時候自然高處不勝寒,與其讓她在宮鬥中憔悴零落,還不如一開始就讓她遠離這個是非。所以她如今懷了孩子,我甚是擔心,她是你的正妻,又有了子嗣,自然想位居正宮,但是如今這個情形,不容她妄想,倒不如清靜無為,平平安安的好。”

說了半天,俞淩和元翔想到一塊去了,元翔苦笑道:“我想把她送到京郊去安心待產,她不肯去,還說我要背著她風流快活,真是拿她沒辦法……”

俞淩亦是一臉苦澀:“同是獻陽帝的女兒,若馨從小長於深宮,金尊玉貴,可惜才智平平,並非成大器的玉質。倒是皇後,隨著他父親長於山野之中,卻出落地如此出色……”

元翔回想起第一次見洛華的情景,那眼眸如泉水一般清亮,那麵容比嬌花更為嫵媚,巧笑嫣然,美目盼兮,正是風華正茂之時,如今看洛華容儀端雅,儀態高貴,一言一行具有法度,儼然一國母儀的風範,卻不複當時的輕靈活潑,這難道就是破繭重生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