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段(1 / 3)

而退,沒料想,北軍此時已經深入天山大漠,準備直取南朝的都城。

那時正是年末,大漠裏天寒地凍,風雪連天,北軍在大漠中行軍緩慢,甚是辛苦,有一陣子還差點斷絕水源。好在俞淩熟悉地形,記得附近有個以產溫泉出名的綠洲,才勉強對付過去。

當北軍終於走出荒漠的時候,已經到了春暖花開的時節,北軍抖擻起精神,以黑雲壓頂之勢,一鼓作氣攻下了琥珀國的西部重鎮元州。

元州攻下以後,消息傳到了身在幽州城內的韓琦手裏,大為恐慌,但是他當時被元欣和恪藍的騎兵與火炮困在幽州城內,苦於無法脫身。隻好派他麾下的大將劉敏求帶八萬大軍前去截擊洛華的部隊。

當劉敏求的部隊氣喘籲籲地趕到元州城外的時候,已經人去城空。很明顯,洛華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京城。

接下來就是一場著名的追蹤與反追蹤的戰役,韓琦調集五個州共二十萬的兵力,務必要圍殲洛華的十五萬大軍。

洛華則兵分兩路,一路她與俞淩率十萬大軍,直取京城,另外一路派楚情為將,率五萬大軍做掩護。

洛華軍不但進軍神速,而且還有拿手的“暗器”,恪藍還在元清太子府的時候,曾經發明過一種一麵有釘的“絆馬鏈”,行軍時把它扔在地上,鐵釘的一麵朝上,可以戳破軍馬的馬蹄,有效狙擊後麵的追兵,可謂百試百靈。

這次洛華出軍,就帶了許多這樣的“絆馬鏈”在軍中,一旦發現被騎兵追蹤,洛華就命令軍事在大道上鋪下“絆馬鏈”,還很促狹地用沙土掩埋得天衣無縫,不久之後,敵軍一踏入“絆馬陣”,危情就瓦解冰消。

韓琦麾下的大將在追擊睿醞鐵騎的一路上,吃足了“絆馬鏈”的苦處,死傷無數不算,還顏麵盡失。聽聞這次北朝率軍的並非能征善戰的翔安帝,而是南朝原來的長公主,如今的丹朱皇後洛華,惱恨之餘,不由地咬牙切齒地罵道:“此等餿主意,唯有女人與小人才能想出。”

也許是南軍大將的怨恨實在深沉,這話不知怎麼的,竟然傳到了洛華的耳朵裏,洛華聽後不由地暗暗好笑,不知罵人的人如知道這“絆馬鏈”的暗器是一個宮廷內官想出來的,是否會改口罵道:此種餿主意,唯有死太監與女人才能想出?

就這樣,洛華從元州、寒州、先州,一路突飛猛進,勢如破竹,經瀏陽道,去賈勇關,在次年五月的時候,終於抵達了琥珀國的都城。

此次京城已經全部戒嚴,駐守京師的是韓琦的親弟弟韓放,此人生性好戰,頗為凶殘,揚言要堅壁清野,一旦城破,就要燒毀整個素儀宮,以及太廟、奉先殿,與其玉石俱焚,也莫要落到南朝婦人的“賊手”裏。

俞淩騎著高高的戰馬在城牆下麵,抬頭望著那用寬闊的青石砌成的城牆,五月的暖陽斜照在城牆那如飛翼一般的塔樓上,透著青瓦銅鈴,流光溢彩,那絢爛的顏色,刺痛了他的眼睛。

他還記得,獻陽帝韓嘉儀登基後才一年未到,西邊的韃靼欺新登基的女主年幼,根基不穩,貿然跨過沙漠來襲,攻占寒州以後直取京城。石橋收集整理

當時的京城,在韃靼可汗的眼中,就好似繈褓中的嬰兒,脆弱不堪,唾手可得。

是他,帶著三萬親兵並京城裏麵的百姓,身先士卒,奮勇抗敵,堅持了整整三個多月,終於等來了徐州的援軍,擊退了韃靼,並把韃靼可汗徹底趕出了西漠邊界。

此戰之後,俞淩的威望如日中天,文武百官,皆稱他為國之棟梁,為國為民,不畏生死。但是隻有他在內心深處才知道,他隻是不想讓他最鍾愛的女人,落到韃靼可汗的手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