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段(1 / 3)

6月份的天氣有些燥熱,東西搬到樓上還是大汗淋漓,陸從白又折下去買飲料了。袁半先是幹坐著,後來無聊便開始倒騰起小白那堆可憐的小行李。一個大皮箱長得非常低調,未能成功吸引她的眼球,倒是有一個馬口鐵盒小巧別致,豌豆綠的底色上麵有黑色點點,一個大男生居然用這麼卡哇伊的盒子,顏色還這麼萌。好奇心驅使,便打了開來。

☆、第十四章 理性跌停(下)

盒子裏麵東西並不多,最上麵是一盒磁帶,塑料盒早已斑駁,那不是有一年她送給小白的?磁帶壓著的是很整齊的幾本《烏龍院》,那不是四年級的時候被他收走的!這都過去多少年了,他居然還留著。下麵是一疊白色信封。按時間順序依次排列,第一封上有寫文字:那些年沒有送出去的生日禮物。

第一封,半半12歲,裏麵是一根麻繩項鏈,墜飾是紫色心形水晶,那個時候流行這種,不過已經過去十年,塑料材質的掛件已經失去原來的光澤度,表麵還有磨損的痕跡,已經變成一個灰蒙蒙的透明物品。

第二封裏麵是一對紅手繩,掛著兩個字母,都是B。一個十六七歲的小男生那會子估計也隻能想到這些。也是時間久遠的緣故,紅繩已經開始褪色。

第三封裏麵是一片楓葉的標本,已經塑封過了。袁本紅色的楓葉也開始變暗,有的泛黃,這是當年陸從白高中生物課上做的,他是一個懷舊並且特別注重細節的人,喜歡這些零碎的東西。

第四封袁半15歲,那年陸從白快要高考了,裏頭隻有一首詞,是蘇軾的《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第五個信封有點鼓,裏麵是一本相冊,裏頭全是陸從白大一的時候拍下的照片,有時是某條街道,有時是某處陽光,有時是某一片落葉,有時是一朵春花。落款均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從白於某處。我一個人走過了很多的路,其實我更渴望是和你一起。

第六封很薄,裏麵隻有一張紙,他手摘了一首歌,周傑倫的《楓》。當年,周傑倫在華語樂壇掀起了熱風巨浪,迅速在大陸青年中風靡。

第七封,第八封裏麵同樣隻有一張紙,不過留白。

第九封,裏麵的紙上寫著“半半,20歲生日快樂。”那年,袁半是收到了一個他寄過來的悠嘻猴抱枕,到現在她還一直用著。

第十封的紙上是幾句話,那時候他剛剛調到C市,“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他是細膩精致的人,卻不苟言笑不善言談,隻是把心裏最澎湃的想法訴諸筆端,悄悄裝進信封,從此收藏。

第十一封,半半22歲,裏麵是一隻戒指,上麵刻著的是B;B。

角落裏安靜地躺著一個MP3,四邊和金屬按鈕上的漆早已磨掉了,隱隱泛著白色,她插上耳機聽了起來。當她聽到“我要的隻是你在我身邊”,眼角已經滲出了淚,小白站在身後都沒有察覺。

陸從白望著被打開的盒子和桌上散開的信封,刹那間有些局促,兩隻手不知道該往哪裏放,隻是在捏T恤的下擺。她終於從歌聲中轉過身來,眉毛一挑,“陸從白,你這是在向我表白嗎?”

他不回答,隻是手心裏都握除了汗,又在t恤下擺蹭了蹭。

“你是故意的吧。”她指了指桌上那堆東西,直接看向陸從白,咄咄逼人。

他是理性的嗎?是。

理性可以讓人生更美好嗎?沒有。

那麼他的人生還會美好嗎?不會。

為了這段毫無邏輯的推理,他選擇張開雙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