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火鋪佬和女兒燦美
火鋪是後來進入河街的人家,與剃頭鋪相對,隔著一條石板路。
建在吊腳樓對麵的人家,都是後來者,看中了這個地方,在坡地上搭兩間黑瓦泥巴牆的平房安下家來。風水不及吊腳樓人家,但占地麵積大得多,屋後都有寬敞的籬笆院子,養豬養雞鴨比吊腳樓人家更方便。
隊裏修下河的麻石階時,路拓寬了些,火鋪正好對著了那條路。上河的人,老遠就看見掛著“火鋪”白底紅字的燈籠,夜裏,燈籠亮著就像河街醒著的一隻眼睛,行船泊岸的人,迷途的人會因著它的光亮上得河街來。
火鋪的堂屋足有四十平方米大,靠西牆是一排地鋪,因為長腳蚊子多,地鋪上都掛了麻布蚊帳,蚊帳黃黑黃黑的,顯然用過了很長時間。水客有蚊帳隔著,手腳自然有些規矩,且來來往往的大多是窮水客,要求便宜的就鑽進蚊帳裏睡上一宿,伸伸腿打幾個大鼾也很滿足。
靠東牆的地上挖了一些小地灶,水客中自帶了米的,就向火鋪佬要個鐵鍋子,架在地灶上,又向河街人家買把新鮮小菜,自己燒火做飯,一般不吃火鋪裏的飯菜。所以,火鋪看似人來人往,客源不斷,攢的多是窮水客的幾個小錢。水客熟了,自家人一般,價錢更是便宜。
火鋪夫妻是湘西苗族人,特別會做苗家特色菜,水客一來,有想吃些酒菜的,點份火鋪佬拿手的血巴鴨、酸菜魚,柴火煨雞幾個大菜的,火鋪才略有攢頭。隻要幾個素菜或是隻打個地鋪的,火鋪佬也客客氣氣,算是攢個熱鬧。
夜裏,屋簷下的那個燈籠鬼精靈似的,總會招來幾個水客。火鋪開門的多是火鋪佬,他會睜著睡意惺忪的眼睛,招呼著:“兄弟,來啦!”
熟水客一進屋,要睡覺的往帳子裏鑽,要吃飯的自己找桌子坐下。
火鋪佬的頭發少得像個青皮光頭,這使他四十多歲的年紀看上去要顯老一些。他和對麵的剃頭佬常打趣說:“剃頭佬,隻有我的錢你攢不到。”
“不是你一個,你們一家人的錢我都攢不到。”
火鋪佬一聽就笑,他們家除了他就是老婆和女兒,自然都不要進剃頭鋪了。
火鋪嫂身子弱,夜裏若來兩三個客人,火鋪佬自己應付,不驚動屋裏人。一到白天,火鋪的主角就是他的大女兒燦美,兩夫妻隻在後麵張羅好飯菜。
燦美漂亮得火辣辣的,大奔頭、大嘴巴,一雙微凹的鳳眼,膚色近似茶褐色,她滿十七歲了,成熟得像個吉卜賽姑娘。遇難纏的客人,父母抹不下臉的,燦美幾下就擺平。她一笑,嘴角好像一下子扯到了兩個耳朵邊。與大嘴巴相映的是她光光的大額頭,她是典型的苗家姑娘,快人快語,幾句話說到客人心裏去。要麵子的大男人,不會為了幾個小錢和一個漂亮姑娘說粗話,笑一笑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