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段(3 / 3)

吳衛國越想越頭疼,就習慣性的給楊問天打電話。一方麵楊問天足智多謀,長於市場分析和公司內部管理,吳衛國很看重楊文天的意見,另一方麵,楊問天是公司的大股東,但是天翼的管理從不插手,也從不參加公司峰會,他的那份股權一直歸吳衛國使用。吳衛國在天龍的股份也是一樣情況,但是天龍是私人公司,楊問天一人就占了超過60%的股份,一直都是一言堂。

吳衛國估計楊問天會支持吳浩,因為楊問天最愛吳浩,並且一直以來對他寄予很高的預期,這些年來楊問天一直在勸吳衛國多給吳浩機會,吳衛國不想讓兩個兒子矛盾激化,所以沒采取什麼大動作。

果然,吳衛國把公司高峰會的事情跟楊問天一講,楊問天就說:“阿浩肯挺身而出,說明他有誌氣。吳乾這次沒法反對,是個很好的機會,正好可以讓阿浩曆練一下。”

吳衛國說了自己的擔心,其實後麵的工程倒沒啥,單幢的工程都不大,技術上沒多大難度,吳浩一麵學一麵做,應該沒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拆遷。

楊問天說:“老吳,相信自己的兒子,阿浩看起來書生氣,其實是因為性格內斂,他一貫是說得少做得多,我覺得他能行。”

既然楊問天這麼有信心,吳衛國心裏也安穩多了。過了一會,吳浩進來,吳衛國交代了他一些注意事項,然後打發他明天就去曹家巷。

吳浩把車子停在曹家巷街道外麵,這裏離開辦公的清水胡同還要走很長一段路。吳浩已經看見街道裏麵坑坑窪窪,垃圾成堆,北京秋季很少下雨,但是這裏的住戶把髒水直接潑街道上,一不小心就可能沒過腳背。

吳浩小心翼翼的走著,過去他還從沒到過這種地方,破舊的四合院,簡陋的小門臉,小巷還鋪著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讓人很難相信這是在21世紀的北京鬧市中心。如果單是這些舊房子,情況倒還不算糟,巷子裏到處是亂搭亂建的違章建築,街道窄得連兩輛自行車都並排過不了,如果發生火災,別說救火車進不來,住這裏的人連逃生都是個大問題。

吳浩走了快半小時,才穿過曹家巷外圍的小街,轉入巷子中心地帶的清水胡同。這裏熱鬧多了,街邊的房屋基本都成了店鋪,五金、百貨、小餐館、美發店、菜攤、裁縫鋪鱗次櫛比。一間幾平方米的小屋卻身兼經營和住宿兩個職責,一邊是櫃台,一邊是床鋪,貨物在屋裏堆的到處都是,還有一些蹬著三輪收破爛的小販,吆喝著招攬生意。天翼的拆遷辦公室就設在這裏。

馮漁順已經把天翼的拆遷告示和補償標準公告準備好了,正要去四處張貼,看見吳浩進來,點點頭:“吳助,又見麵啦。”

吳浩跟馮漁順一起站著看那幾張宣傳材料,告示是介紹這次拆遷主要條款的,包括天翼的公司簡介,和統一拆遷條款的說明——六個月內必須全部簽完拆遷協議,否則天翼就撤出該城改項目。

吳浩用手指敲敲宣傳紙:“馮經理,按你的經驗,這告示貼出去會引起啥反應。”

馮漁順苦笑了一下:“還能有什麼反應,被人指著脊梁骨罵唄。”

吳浩哈哈一笑,繼續看另一張的補償公告,上麵是簡單的說明:此次拆遷補償金是30984一平米,拆遷戶可以選擇房屋安置,也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對於選擇房屋安置的,拆遷雙方可以按照目前拆遷的相關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