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待到白芷煎色黃,藥成,去滓,攪凝。用之敷麵。

Beauty 要點:

本方為唐代名醫張文仲的麵脂秘方,滋養護膚,且能改善因氣虛血滯、風邪上擾、水穀精微不能上榮而致的麵無光潤、色黑及皺紋。方中白芷、辛夷、白附子、細辛、川芎辛散溫通,散風活血,辟穢香身;木蘭皮氣味芬芳,清熱解毒散結,擅治麵熱赤皰、酒渣鼻疾;栝樓散結消腫;葳蕤潤燥養陰,可除黑黯,令人“好顏色”;黃芪、山藥、豬脂滋養肌膚,充實皮毛。諸藥合用可收滋潤抗皺,悅澤顏色,去黑增白之效。又方中白芷、川芎、栝樓等藥具消腫散結、止血散淤之功,故此方“亦主金瘡,止血良”,外傷出血者可用之。

麝香麵膏

□ 潤膚增白,去皺添香

出 處 《太平聖惠方》。

材 料 麝香15g,豬胰3具,栝樓瓤150g,蔓菁子、桃仁、酥油各90g。

製作方法 將豬胰切碎,桃仁湯浸去皮尖備用。諸藥細研,以綿裹,用酒 2L浸3個晚上。每夜用之塗麵。

Beauty 要點:

麝香辛溫,芳香走竄,有活血通絡和芳香辟穢之功,因此本麵膏方以之為主藥,可暢通血脈,去除麵部因氣血淤滯而致的色斑黑暈,亦可增香宜人;配以桃仁活血化淤,滋潤肌膚;栝樓瓤散結消腫,“ 悅澤人麵” ( 摘自《名醫別錄》) ,增白除皺; 蔓菁子即蕪菁子, “ 為油入麵膏, 去黑皮幹皺紋” ( 摘自《本草圖經》) ; 豬胰及酥油皆含油脂, 甘潤爽滑,可滋養濡潤肌膚,使皮膚細膩光滑,防止粗皺衰老。因此本方是一味潤膚增白、抗老除皺的美容良方,以之塗麵,氣香味爽,可令顏麵潔白滑潤,光彩照

人。諸藥以酒浸泡,有利於有效成分的溶出,更好地發揮藥物的作用。

延年麵脂方之一

□ 嫩膚增白

出 處 《外台秘要》。

材 料 白術、茯苓、杜蘅各18g,葳蕤(玉竹)、槁本、川芎、土瓜根、栝樓、冬瓜仁各15g,木蘭皮、白僵蠶、蜀水花、辛夷仁、零陵香、藿香各120g,菟絲子24g,梔子花、麝香、鷹屎白各9g,桃仁5個,白蠟60g,羊脂1L,豬脂3L,豬胰1具,白附子30g。

天然自製美顏品之綜合美白篇(4)

製作方法 將上述材料細切。備酒2L,取豬胰、桃仁、冬瓜仁用綿裹放入酒中,揉令消,絞取汁,用漬藥一個晚上。另煎豬脂令消,去滓。以羊脂、白蠟於鐺中,用綿裹內鐺,微火煎三上三下,藥黃色,去滓。待澄候凝,放入鷹屎末,攪勻,用之塗麵。

Beauty 要點:

本方作為麵脂,藥味繁多,照顧周全,既有滋養之功,又可通過藥物的綜合作用,防治易發生於麵部皮膚的黯斑、粉刺等疾患,從而收到美化容顏的效果。方中使用了大量富含油脂的羊脂、豬脂、豬胰,以入白蠟,滋養濡潤肌膚,同時作為藥物的賦形成分,可使藥物易附著於皮膚,發揮藥效。配以菟絲子、葳蕤潤燥生津,益膚澤顏;槁本、辛夷仁、白附子、白僵蠶祛風除濕;土瓜根、木蘭皮、冬瓜仁、瓜蔞、梔子花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白術、茯苓利水滲濕;桃仁、川芎活血散淤;杜蘅、零陵香、藿香、麝香暢通經絡,辟穢增香;鷹屎白、蜀水花除黯消瘢。諸藥共舉,可消散聚於顏麵的風熱、水氣及淤滯,改善麵部粗黑有皺的狀況,使皮膚光滑細膩,“麵白如少年”。

*桃花粉

□ 潤膚增白,悅澤容顏

出處 《事林廣記》。

材料 益母草300g,煆石膏60g,滑石、蚌粉各30g,胭脂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