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是根據資金量的多少平均分配在每個人身上的,即錢多的人,別人想從他那裏賺到的錢也多,承擔的攻擊意識也多,錢少的人,別人指望從他那裏賺到的錢也少,承擔的攻擊意識也少,每個人分擔的攻擊意識和自己的資金量成正比,那麼每個人承擔的攻擊意識剛好等自己的資金量。對那個有10 萬元資金的人來說,市場上所有人對他的攻擊意識加起來剛好等於10 萬,即要在一年內把他的錢贏光。
所以每個股民應該意識到,市場上的其他人在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計算,總的目標是一個,要把我的錢贏光。這可真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市場,可不慎乎?人在股市,就如同在進行一場以一敵多的決鬥,敵人在從四麵八方觀察著我破綻,稍不留神就不知道會被誰所算。所以,要想在股市中取勝先要學不輸,人之所以會輸是因為存在弱點被人所乘,要想不輸就要消滅自身的弱點,隻要自己還存在弱點,就必然會被人所利用,因為有那麼多人在從各個角度計算該怎樣贏我,這麼多人共同操作的結果,就成了一個象水一樣無孔不入的對手,對付他的唯一辦法就是把自己變得沒有弱點。
道家修行,欲奪天地之造化,以求長生不死,於是形成了一種和天地對抗競爭的關係。《陰符經》謂:"天地者萬物之盜,萬物者人之盜,人天地之盜也"。人與天地萬物相互為盜,而人在天地萬物的包圍中,其競局態勢與股市中股民在整個市場的包圍中頗為類似。道家想"積精累氣"以求長生不死的目標,與股民想在股市中積累起財富的目標也頗為類似,道家在修道中采取的一些策略也值得我們借鑒。為了在和天地萬物的這樣一種不利的競局中取勝,道家效法靈龜,采取了一種嚴密防守的策略。其修煉的基本思路是煉成金剛不壞之身,也就是"內氣不出,外氣不入,寒暑不侵,水火不傷"的沒有弱點的身體,以此對抗衰老的自然進程。且不說這個目標能否真的達到,其思路倒是非常明確的。股民想在股市中長久的生存下去,並且越來越壯大,成為股市中的不死金剛,也要修煉自己達到沒有弱點的境界。
1.2.多方競局中各方之間的對抗性會發生分化
前麵討論的是各競局方完全平等時的情況,事實上,任何競局中各方都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這種不平等造成各方之間的關係進一步複雜化。每個人都不可能將自己的攻擊意識平均的指向其它每個人,而必然會對不同人有所區別,對有的人的攻擊意識大於平均值而對另一些人的攻擊意識小於平均值。這是因為,對每一個人來說,從其他各方那裏受到攻擊的強度和攻擊不同各方獲得利益的難度是不同的,每個競局方從自身利益最大的原則出發,很自然的會把攻擊重點指向更容易被攻擊的競局方,而把防禦的重點指向對自己攻擊意識最強的競局方。所以,每個人都是對那些對自己的生存構成嚴重威脅的競局方敵意最強,其次是對那些所處地位恰好容易從他那裏獲利的競局方攻擊意識最強,而對和自己沒有直接對抗關係的競局方則攻擊意識較少,甚至為0,即根本沒有使他們受損害的打算。
這種不平衡會導致兩個結果,形成密切合作的集團和在分化出不同陣營。
1.3.多方競局分化出不同陣營
根據這種攻擊意識的不平均可以把競局劃分成不同陣營。兩個相互之間攻擊意識不強而又有著共同的敵方的競局方可以劃在同一陣營,兩個互相攻擊意識都很強的競局方劃在敵對陣營,這樣就可以把複雜的競局局麵化為相對簡單的幾個不同陣營之間的競局,陣營之間的攻擊意識是陣營內部各個個體之間攻擊意識的總和。當然,一般而言,多方競局不可能恰好可以劃分為幾大陣營,這種劃分必然帶有某種程度的近似。根據不同陣營之間矛盾的差異,又可以進一步簡化為兩大敵對陣營--敵對雙方,或三大陣營--敵對的兩方加上中間派。這種態勢是最容易理解的,但這種劃分可能人為性更強,因為它是在把一種客觀的競局劃分成一種符合人的思惟模式的結構。
陣營的出現不僅是分析競局的主觀觀點的問題,而且會在競局中實際產生出來。因為多方競局的混亂狀態使每個人都感到不安,每個參與者都有加盟某個陣營的內在需求,而加盟進來的人越多則陣營越鞏固。所以,多方競局中存在形成陣營的機製。多方競局經過混亂階段的逐步醞釀,會逐漸產生陣營的雛形,而這種雛形一旦產生就會形成正反饋,使這種格局得到強化形成最終的陣營。
比如,戰國時代,戰國七雄中以秦國的野心最大,軍事實力最強,對相對弱小的六國構成威脅。六國之間雖然也有矛盾,但在秦國的壓力下也逐漸聯合,形成了秦國和六國兩大陣營。戰國後期的曆史主要是這兩大陣營之間的鬥爭和六國陣營內部的分分合合。
在陣營的形成過程中,有一些競局方會采取行動積極促成對自己有利的陣營態勢形成,應用這一策略的成功範例是中國共產黨采取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的政策。
1.4.多方競局中可形成合作關係
在雙方零和競局中是不可能出現合作現象的,因為雙方的利益直接對立。但在多方零和競局中,則可能出現合作現象。比如一個三人博弈,如果單獨考慮其中的兩個人,則這兩個人之間的博弈關係不是零和而是變和博弈,兩個人總和多少決定於第三方損失的多少,兩個人可以通過合作使雙方的總得益增加,這樣就出現了合作關係。競局方進一步增多時,出現合作的可能性更大,當然這種合作都是以其它方將受到更大的損失為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