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段(1 / 3)

珠。蕩起微微弧紋,給人以欲躍出流水之感。雲蒸霞蔚,其靜如練,其輕如絮,其動如煙,“錚琮作響如自鳴”。

在水與山的交流之中,仿佛能夠聽到歲月的流逝,曆史的變遷,生命在誕生、成長、繁衍、死亡,新陳代謝的規律,由弱到強,升騰而成為生命的主旋律。

磬音一時間竟然看呆了去,如若在此坐看雲起,臥聽鳥鳴。與知音友人共品高山流水之樂,將會是多麼令人向往的一件事!

怪不得歐陽修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古有俞伯牙與鍾子期因《高山流水》而成知音之交,一唱一合,心心相通。如此心境,若得一知音……

磬音心中一蕩,素手一晃。一把古樸的七弦琴頓時出現在她手上。

席地而坐,對著眼前的美景,磬音立刻將全部身心投入到了撫琴中。玉手纖纖,在烏金色的琴弦上翻飛撫動。泠泠之音從指下流淌而出。

此曲乍一聽,好似《高山流水》的旋律。高山俯仰萬物,“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勢噴薄而出。

流水滋養萬物,“煙波浩淼,水光接天”洋洋數萬裏,滔滔不絕。

在高山與流水的對歌中,仿佛聽見,高山對流水說,“高山仰止,流水不斷”;流水對高山說,“萬流歸宗,生命永恒”!

忽而,曲調一變,好像慢慢地在訴說著一個故事,將人帶往悠然的幻境。

天降大雨,兩個人影,青衣飄飛,懸崖之上。二人緩身躲進一處突出的岩石下,一人撫琴。一人側耳凝聽。

初時,琴曲表現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滴瀝滴瀝的雨聲仿佛撞擊在人的心口。接著模擬山流暴漲和岩土崩塌之音。

聽的人道:“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複聽流水之音,又道:“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

突然,琴聲戛然而止。纖指驀地一凝,竟然發出金石斷裂之音,正是模仿那撫琴人摔裂愛琴之聲。

一曲,竟然就此收尾。

半晌過後,磬音才從方才的境界中回過神來。

暗自揣摩《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鍾子期這一段千古佳話,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裏廣為流傳,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文化精神在這段佳話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明代朱權成的《神奇秘譜》對此做了精當的詮釋:“《高山》、《流水》二曲,本隻一曲。初誌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誌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蘊涵天地之浩遠、山水之靈韻,誠可謂中國古樂主題表現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並沒有流傳於世,後人無從領略伯牙所彈之曲的絕妙之處。正是因為無法體會這樣尋覓知音的心境罷了!

磬音隻覺眼前的空間一陣顫動,青色的光暈在四周來回遊動。隱隱約約地,她好像看見了玄琴殿那三個飄逸而幽雅的字。周圍的一切又漸漸浮現在了磬音磬音眼前。

詫異地看著腳下青綠色的階梯,磬音看見玄琴殿的殿門打開了一條縫隙。裏麵光芒四射。磬音心中一動,看來樂仙的仙格就在玄琴殿大殿中。

望著最後一級階梯,磬音微微一笑。

等待她的又是哪一首絕世的名曲呢?

十八章 鈞天廣樂

更新時間2007-7-2 18:03:00 字數:2039

青色的光芒再次籠罩了磬音,將她映照得仿佛卓爾不群的青色蓮花。眼前的青色好像水幕一樣從四麵八方蕩漾開來。

磬音眼前一花,一道赤紅色的光芒向周圍擴散。磬音忍不住用手遮住雙眼,來適應赤紅色光芒給她感官上帶來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