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吉米蕾:蜷縮著,擁抱這個世界
吉米蕾:蜷縮著,擁抱這個世界
亞殘運會的開幕式上,伴隨著運動員進場,央視白岩鬆的解說裏介紹了許多國家的殘障人士;當尼泊爾代表團經過時,他提到了這樣一個名字:吉米蕾。
吉米蕾不是殘運會的運動員,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曾聽說過她,但在尼泊爾,她卻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白岩鬆按照中國人容易理解的方式,稱她為“尼泊爾的張海迪”,而在西方,人們更多地把她稱為“尼泊爾的海倫凱勒”。
無論用哪一個名字,代表的意義都是同樣的——她是一個生命的奇跡!
卑微的生命
她的名字叫吉哈瑪克·吉米蕾(Jhamak Ghimire),年僅三十,卻已是尼泊爾的一位作家,而且是暢銷書作家。
1980年7月,吉米蕾帶著不幸出生於尼泊爾的一個小村莊。先天腦癱,像是上天的惡作劇,更像是終身無法擺脫的命運的魔咒,降臨到她的身上。她不能說話,不能行走,甚至不能挪動手臂;她的腦袋是歪的,口水流個不停,身上好似蓋下了注定悲慘一生的印記。
對於一個貧困的尼泊爾家庭而言,這樣的孩子幾乎就是絕望的同義詞。
父母也不對她抱有任何希望。在他們看來,能把她養活,已經很不容易了,哪裏有能力為她治病呢?家裏一共有5個孩子要養,父母根本沒有精力去好好照料她。
他們對這個沒有未來的孩子,漸漸失望,漸漸漠視,甚至漸生厭惡。
在塵土中爬起
可是她還能看,還能聽,還能挪動左腳。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人,一個生命,在所有人都由她自生自滅的時候,她從未放棄自己。
3歲那年,她終於能夠掙紮著坐起來;7歲那年,見到父親教自己的妹妹讀書寫字,她也鼓足勇氣,努力發出啞啞嗚嗚的聲音,讓父親知道,她希望得到同樣的教導。不過,她的要求換來的是斷然的拒絕,甚至因此打罵:“你學讀書寫字有什麼用?教你就是浪費時間!”她的乞求得到的總是這樣的回答。
盡管如此,吉米蕾仍沒有放棄。
沒有人教,她就用自己唯一能動的左腳腳趾夾筆,一邊看著妹妹們學習,一邊模仿著用腳趾在地板上畫出字母——她似乎對文字符號有異於常人的天賦,僅僅用了一周,就學會了拚寫尼泊爾文字。
雖然不能講話,她終於能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了。在一首小詩裏,她寫下這樣沉痛的句子:
爸爸,我最後一個問題,
為何你要生一個孩子?
這是向父親的質問,卻隻有上帝才能回答。
我要飛得更高
吉米蕾的身體狀況實在太糟糕,連最簡單的日常生活都無法自理。
她隻能在媽媽的幫助下排泄、洗澡,稍稍挪動位置也要靠別人抱。漸漸地,她長大了,懂得了獨立對於自由的重要。要飛,先得學會跑,要衝破身體的枷鎖,先得解決最簡單的吃喝拉撒。
吉米蕾開始艱苦地鍛煉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一點一點地靠著自己的力量完成日常所需。幾經努力,她終於可以用腳來吃飯、喝水、疊衣服、拿東西、梳理以及翻書了,當然,最重要的是寫作,能與他人交流,能夠向外界展示她的內心,是巨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