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段(1 / 3)

生想來就是這幸運項鏈的作用。畢竟顧辰在係統中已經看不到這個道具,而且道具商城裏也不再出售這個道具。估計是係統覺得這個道具太過逆天,因此回收了這個道具。但是對於顧辰來說,自己確實利用了一次係統BUG才逃出生天。

在知道係統商城道具的強大作用之後,顧辰也嚐試購買了道具商城裏的“恢複藥劑”,沒想到這種平時隻是被顧辰用來治療感冒的藥劑居然對術後康複有很大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醫生說顧辰極有可能完全康複的原因。雖然顧辰靠著《明星誌願2046》逃過這一劫,但是他可不認為這是什麼幸運,看來那個女人不除掉的話自己這輩子都別想安生,要知道自己下次可沒有“幸運項鏈”來抵命了。

顧辰除了演員和歌手這兩個娛樂圈身份之外,其實還有一個“科技新貴”的身份。隨著顧辰投資的幾家網站陸續上市,顧辰的名字在互聯網及IT行業逐漸打響了名氣。雖然說投資一家有前景的網站並不算多大的本事,但是能連續四五家有前景的公司而且不少還是那種前瞻性和標杆性網站的話,那就不是能用幸運來形容了。

而且根據《華爾街日報》的記者調查發現,顧辰手上除了Twitter、Facebook、YouTube、Netflix和LinkedIn五家網站的絕對控股權之外,也是Google的重要股東之一,可以說顧辰在互聯網上的投資已經可以比肩那些頂級富豪了。甚至《華爾街日報》做出判斷,顧辰絕對有機會在三年內成為“《福布斯》全球40歲以下年輕富豪榜”的榜首,而進入“《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前十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當《華爾街日報》這份報道出來之後,不僅讓花旗國民眾大吃一驚,連華夏國的民眾也感到不可思議。雖然明星轉行做投資的不是沒有,而且大賺一筆的也不在少數,可是能賺到成為富豪級別的人卻是少得可憐,而且別忘了顧辰的年紀。雖然華夏國一度有傳聞說顧辰是利用段慶的財富起家的,但是這個傳聞很快就被證實是不可靠的,因為顧辰在花旗國的投資大部分都是有跡可循的,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都是公開的,顧辰每一筆投資都是清晰得很。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分析,顧辰投資的原始資本來自自己歌曲的版權收入和電影投資,然後憑借自己的眼光獲得投資回報。再利用投資回報做抵押向銀行貸款,利用投資杠杆參與期貨和外彙投資。雖然顧辰參與期貨和外彙投資的次數非常少,但卻是次次眼光獨到,賺了個盆滿缽滿的。

最後《華爾街日報》還讚譽到顧辰的投資手法,長線投資為主,短線投資為輔。長線投資中盡量選擇優質資產,比如顧辰手中的Google股票和醫藥公司股票;短線投資則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則是務必一擊即中。同時顧辰還利用花旗國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在花旗國國內投資了五個農場、一個葡萄酒莊園和三處果園,並且投下大筆資金用於牛種和果種改良,進而拿到了花旗國農業部和商業部的扶持基金。

雖然《華爾街日報》已經盡量將顧辰的資產公布出來,但是沒有料到顧辰在幾個離岸島嶼上還有一家私募基金和一家資產管理公司,這才是顧辰的殺手鐧。顧辰一直利用私募基金四處出擊,賺取財富。由於這支私募基金投資回報率穩定且高,因此成了不少富翁首選的理財資金,每次勸募都成了全球富豪踴躍認購的基金。至於那家資產管理公司則掌握了不少公司的股票,一部分是顧辰認為未來會穩定增長的公司,一部分是手中握有關鍵專利的公司,還有一部分則是段氏企業的股票。不過顧辰掌握段氏企業的股票可不是為了做長期投資,對於顧辰來說,這是捏在手上的一個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