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非常的抱歉呢,一開始不會寫文,學著寫文的時候,總是刻意的描寫一些非常美麗的情景,非常明確的告訴大家,這裏,這裏應該讚歎主角了哦,這裏應該覺得王爺是個很冷血的人了哦,這裏應該怎樣怎樣等等。非常具有指向性,流於表麵。並不是說這樣不好,該怎麼說,這種鍛煉是一開始必須的,但不必是大麵積的,某塵誘huò大家掉這個坑裏的時候,用了非常投機取巧的辦法呢。
但後來,大概真的是心境變了,某塵不再過於糾結那種情景,這種能力不是消失了,而是溶在了字裏行間,非常大的自由空間給大家。記得當時有人問,多謝和謝了有什麼區別?
有什麼區別呢?在文章裏念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大的不同,但如果放在現實生活中,多謝和謝了的語氣,說說試試看的話,其實非常不同。多謝兩個字都是平聲,那麼你說的時候就要用舌前音,而謝了的第二聲是下降的……大抵就是這樣的不同吧,好像也試圖煉字了呢。
很多人說過某塵的風格很獨特(自己這樣說自己的話還是會不好意思。)大概指的是語言和用詞吧,某塵最近也沒有閑著,一直在寫幾個新的坑,但某塵發現,除去那些常用的詞,像宣然若芷這樣的語言其實再也寫不出來了。這是個特例,很多話如果讓某塵現在再寫一遍,會發現也寫不出來了,很巧妙的,仿佛隻能那樣了一樣,確實是非常奇異的事情。因為那時是高三,沒有網絡,不能玩,每天挖空心思的,都是設計情節。後麵脫落了許多,大概是因為考試或者怎樣,某塵忘掉了。
所以它被大家誇的話,還是會很愧疚。
銀票說過度詮釋,其實任何一個作品往下挖的話能挖出很多東西,很多甚至作者都想不到的,卻給了別人靈感。或許我為芷宣一生歎惋,但你卻覺得蕪驁更加可憐。
難道蕪驁不可憐麼,他何嚐不想好好愛一場?
在群裏好像討論過了,說是蕪驁為何最後留下的是我恨你。銀票說我恨你比我愛你好,或者我恨你亦是我愛你的意思。蕪驁不是說了用一生去折磨他,要糾纏下去麼?他是不能再愛他了,可不愛還有什麼借口好見麵呢?
蕪驁他啊,他會想不是說好一輩子了麼,他已經得到王位了,芷宣為什麼還要自尋死路?
參源,蕪浣蘭,蕪縉璨,甚至蕪正德,蕪益賢,哪個又是正統的壞人?
參源一世都為太後留下的蕪浣蘭,做一個強勢的形象,蕪浣蘭在宮中又怎會快樂。蕪正德又怎會快樂,蕪益賢又怎會快樂?他一個恁小的人,要學著討好各方勢力,討好了,還終究難逃一死;他明明該是個閑散王爺,卻偏偏有個那樣的王妃,最後不過探知了蕪浣蘭身世,便被滅了口。
以上,不皆是因為沒有權勢麼。
哪裏有什麼王法好講。
還記得最後芷宣想到了什麼,那是很早以前,他初到晉王身邊,說我不是為他而活,雖然我不知為誰而活,但不是他。他當初敢這樣說,是因為他無牽無掛,他最後敢這樣說,是因為他明了,為何自己匆匆逃了。
他不會親眼見著蕪驁殘害生靈而不與他鬧,他鬧亦不會有結果,最後不過是往事重演吧。現在逃了,他還有理由,他還能為晉王開脫。恨他是該的,誰讓先背叛的人是他。
他們沒有外力阻擋,但永不可能在一起。
死了或許就是悲劇,但若現在某塵給出另一個結局,說是芷宣與白水一起順水流下,回了江南,蕪驁在宮中不知道他還活著,就是喜劇了麼?
唯有和蕪驁在一起才是喜劇罷,可那參源還活著,還有大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