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仙家哭笑不得,隻道:“無異議。”

悟空並不多言,平平開口道:“第一:敬天法地,不得妄擬天心為己心。”

在神念中給眾仙家做了解釋。

紅塵中,西牛賀洲以西的信眾,管不信仰天主之人叫“異教徒”,他們渴望上帝的光輝照耀世間每一個角落,這是世人的偏執,仙家不該插手。

因為仙家超脫輪回,不做紅塵中偏執之相。超脫輪回是自己的福緣,指引世人超脫輪回是自己的功德,世人愛也罷、恨也罷、羨也罷、妒也罷,那是世人的選擇,仙家無法強求,也不可強求,更不應彼此妄擬他人,否則世間之亂遲早波及仙界,進而返亂眾生。

菩薩羅漢道:無量光照徹十方世界,無我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思~兔~網~

魔王道:世界就是我的世界,當直指本心證入魔國。

真仙金仙道:清靜逍遙、法自然之造化。

萬壽山莊道:萬流歸宗,合光同塵。

地藏菩薩道: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這樣想無對無錯,可倘若眾天使堅信天主的光輝照耀一切,卻要求佛國靈山接受照耀,即是妄擬己心!

諸天世界之中,皆超脫輪回,不得於教外稱外教,不得於門外稱外道,仙家不論修求隻論行止。

悟空又道:“入世隨俗,不得在世稱神顯聖。”

眾仙家留下法訣引渡眾生超脫輪回,或者親自下界引渡傳人,與天條無涉。而人間道場,信徒、弟子供奉香火,是世間之事,與天條無關。

天條所禁者為何?

譬如鳳仙郡冒天止雨,因為對仙家不敬而顯聖懲罰;譬如薩麥爾下界蠱惑眾生,譬如精怪矯枉稱神謀取香火供奉……

仙家不得為顯聖而顯聖,惑弄無知之徒,既入眾生中,就與眾生無別。可以留法訣經卷指引、點化、規勸眾生,也可以展示玄妙於傳人,留道統修行之途。有緣法之人識你,那就自識你,不識之人,那就不識。

第二條宣罷,悟空又道:“求同存異,不得欺奪他人之信。”

何為欺?

再拿天主為例,倘若天主對傳承弟子道:“信我者,得永生。”此不為欺。

若命弟子宣揚:“不信我者,不得永生。”即為欺。若改成“不信我者,不得入天國。”則不為欺。

何為奪?

“世人必須信我。”仙家出口則為奪。

這些話若由世人眾生說出,則與天條無涉。雖說自古以來,“欺奪他人之信”之徒俯拾即是,可天條約束的隻是超脫輪回的仙家,它的懲罰就是斬落輪回,世人本在輪回中,天條就算有責,也無所可責。即便世人道統林立甚至殘殺不休,仙家也不可插手,否則就是奪。

悟空朗聲道:“敬天法地,不得妄擬天心為己心;入世隨俗,不得在世稱神顯聖;求同存異,不得欺奪他人之信;——此三條,就是我等擬定的天條,請諸天世界共商。”

楊戩正欲開口,忽口不能言,身不能動了。他鳳眼一瞥,原來悟空以煙雲絛定住了他。楊戩隱約不安,卻動彈不得。

鎮元子開口道:“悟空老弟,你所擬三則天條,其實說的是一件事。”

悟空看了看米迦勒,笑道:“天國有雲,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老孫就不能三條合一了?”

封天台下忽然一聲驚呼,陶夭捧著心口道:“悟空哥哥!你……”

悟空對著陶夭溫言道:“不得妄擬天心為己心,說白了就是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可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