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經絡全息療法
現代生活,人們工作繁忙,情緒緊張,夜以繼日,多數人帶病工作,得了病也全然不知,直到病情惡化,才有感覺,往往已經晚了。實際上,不論那種疾病,多少與內髒器官都有關聯。因此當患上某種疾病時,總會出現相應的征兆。尤其是內髒一旦有問題,馬上發出危險信號,而手掌正是傳達這一信號的敏感區,因而,運用第二掌骨這一敏感區進行側速診法,便可隨時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個簡單的了解。一般的手診,往往因光線、環境、心情、手是否幹淨和各人的工種問題等影響手診的準確率。如果在手診的基礎上,配合第二指掌骨全息穴位診治法,效果往往是相得益彰,而且更方便、快捷、準確,療效好。
一、工具
多功能經絡拍,通過多功能經絡拍的刮板手掌經絡全息療法特點在相對應的手掌全息穴位上加以適度的刮拭。
二、手法
(1) 在手掌全息穴位上,持手刮45度角,在手掌全息定位上用力刮至骨膜,細心感受刮拭時的各種手感 ,這種手法很容易體現全息穴位的反應。(2) 手法一般順著經絡、髒腑的方向刮拭。關鍵要將各種結節推散。
三、手感
在手掌全息穴位診療法中,手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種手刮的手法,在刮的過程中很敏感把相對應的全息穴位各種症狀反應出來。所以,手法上首先掌握:
(1) 要均勻用力才能體現全息穴位上的每一個手感。(2) 要用心去感受每一個細微的感覺。(3) 手感反應常見一種凹凸不平的結節反應和痛點,凹凸不平的手感或痛點,則反映相對應的髒腑部位的症狀。(4) 凹凸不平的感覺和痛點明顯,則相對應的髒腑症狀則越明顯。(5) 通過這種手感反應診斷後,繼續通過手法將痛點消失或將凹凸的結節去除,就能治療相對應髒腑的疾病。
四、治法
參照手掌圖的全息部位進行定位診治手法。手法的關鍵:(1) 要用力均勻,才能找出手掌痛點或筋結點進行診斷和治療。(2) 要順著經絡走向或紋線走向或髒腑生理走向進行刮拭治療。(3) 每次每部位治療務求消除痛點或筋結點。
根據張穎清生物全息診療法的理論,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醫學的不斷向前發展,多學科地綜合研究中醫,探討中醫的基本原理也正在蓬勃展開。特別是“生物全息律”的發現,是繼細胞學、進化論、遺傳學之後又一揭示生物的重要普遍規律。這一新理論的誕生不僅為進一步探索生物體的係統、結構和層次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而且為提高現代醫學理論的研究水平,特別是為中醫診斷學的原理提供了現代的、科學的理論依據。毫無疑問,它是對祖國醫學的重大發掘。祖國醫學蘊含著豐富的全息律思想。腹診作為中醫診斷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必然貫穿著生物全息律的思想。從生物全息律看,生物體每一相對獨立的部分在化學組成的模式上與整體相同,是整體的成比例縮小。因而像耳診、麵診、足診、第二指掌骨等實際上都是生物全息律的體現。腹部作為一係統,特別是大腸,同樣其每一特定區域和穴位都包含著整個機體的生命信息,都是構成整體的全息單位(或者叫全息圖),在化學組成上具有相應內髒組織相似程度較大的細胞群,在結構上是整體成比例的縮小。同時也存在著“全息反饋”現象,即人體整體的信息也對胸腹部產生影響,產生調節和控製作用;反過來,胸腹部的信息不但反映著整體的性質,也對整體產生影響和調控作用。因此,可以通過胸腹部的特定部位,來診斷和治療全身各主要經絡和器官的病變。中醫學認為,人體的任何一個組織、器官、部位、物質都是不可能獨立存在,都受五髒所主。任何器官的構成,一種機能的實現,一種物質的生化,都是五髒共同作用的結果。因而中醫在觀察應用生命全息現象時,也具有以五髒為中心的特點。五髒之精微物質與機體的信息,通過氣血等沿著經脈而布達於周身;而全身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也通過經氣而傳送於五髒。這樣,就形成了中醫學中以五髒為中心,以氣血精微為載體,以經絡為通道的整體生命觀。這也就是機體任何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都有可能獲得並反映出整個機體的生命信息的原因所在。生物全息穴位係統比傳統的針灸穴位便於記憶,因為全息穴位的排列有著使人不易忘記的規律性。全息穴位是以能夠診斷和治療整體上對應部位的名稱來命名。第二掌骨側全息穴位的排布使每個係統都恰像是一個人整體的大致縮形。
一、第二掌骨側的全息穴位群
全息穴的分布特點:頭穴與足穴連線的中點為胃。胃穴與頭穴連線的中點為肺心穴。肺心穴與頭穴連線分為三等分,上1/3處為頸穴和2/3處為上肢穴。肺心穴與胃穴連線的中點為肝穴、胃穴與足穴的中點為腰穴、胃穴與腰穴連線分為三等分,上1/3為小腸,2/3處為腎、腰穴與足穴的連線分為三等分,上1/3為下腹穴,2/3處為腿穴。嚴格而言,整體可以劃分為無數的部位,從而在第二掌骨側對應著這些無數部位的穴位也是無數的,所以第二掌骨側的全息穴位群包含著全部整體各個部位的生理、病理的信息。實際應用時,隻要從頭穴至足穴依順序按壓一次或數次第二掌骨側的各穴,根據壓痛點的有無和位置,就能確定它的整體上哪些部位或器官有病或無病。這就是第二掌骨側速診法。在第二掌骨側的全息穴上刺激或針或按摩,就可以治療對應部位器官的疾病,這就是第二掌骨側療法。這種的診法和療法統稱為第二掌骨側生物全息診療法。第二掌骨側穴位對應的整體部位或器官穴位名稱:頭穴:頭、眼、耳、鼻、口、牙。頸穴:頸 、甲狀腺、咽、氣管上段、食道上段。上肢穴:肩、上肢、肘、手腕、氣管中段、食道中段。肺心穴:肩、心、胸、乳腺、氣管中段、支氣管、食管下段、背。肝穴:肝、膽。胃穴:胃、脾、胰。十二指腸穴:十二指腸、結腸。腎穴:腎、大腸、小腸。下腹穴:下腰、子宮、膀胱、直腸、闌尾、卵巢、睾丸、陰道、肛門、骶。腿穴:腿、膝。足穴:足、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