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時代跟遠古時代的差別,在羅姆尼看來是沒有的。
但對於遠在羅姆尼所在棋盤的另一端,卻有著翻天不同。
這裏跟羅姆尼早遇到秦始皇所代表的秦國和兩個城邦,以及一堆野蠻人不同。
這裏紮堆了十多個文明,其中有伯利克裏代表的希臘,凱瑟琳·德·美第奇(簡稱凱瑟琳)代表的法國,克莉奧佩特拉代表的埃及,哈拉爾代表的挪威,費利佩二世代表的西班牙,蒙特祖瑪一世代表的阿茲特克,亞曆山大三世(簡稱亞曆山大)代表的馬其頓,威廉明娜·海倫娜·葆琳·瑪麗(簡稱瑪麗)代表的荷蘭等總計八個文明混雜在一起。
這八個文明的交戰和外交,可謂極其精彩。
其中主攻戰爭的挪威和馬其頓,已然研究出了騎兵,開始主動進攻其他幾個文明。
希臘和埃及,選擇了軍事同盟,一起用戰車攔截騎兵。
法國、西班牙、阿茲特克、荷蘭等四國則混戰。
西邊是沿海的挪威,中部靠近內陸湖的是馬其頓。
希臘在挪威和馬其頓中間,埃及在馬其頓內陸湖的南端。因為有著軍事同盟,所以在馬其頓進攻希臘的時候,埃及同時在用著槳帆船跟馬其頓打得有來有往,從南邊側翼幫助希臘拉開馬其頓的注意力。
法國和西班牙夾在挪威和希臘之間,所以法國和西班牙的戰爭中,挪威也參與了混戰。
阿茲特克在西班牙的西南端,用槳帆船跨過挪威的海岸線跟挪威西南端的荷蘭打得有來有往。
整體來看,就是一團亂麻。
但一團亂麻也催生了科技的快速進步和整體的發展。
比如馬其頓已經研究出了古典時代的政治哲學,希臘研究出了曆史記錄,法國則是喜劇和詩歌。
挪威、埃及和西班牙則擁有了軍事訓練、神學、曆史記錄。
阿茲特克和荷蘭則研究出了遊戲和娛樂。
這些都是政體上的鼓舞帶來的,是戰爭單位的死亡和建造所推動。
可這一切跟羅姆尼都沒有什麼關係。
西邊打生打死的時候,羅姆尼正好在建第十個建築工。
是的,當自己有了七座城市,三十個軍事基地,以及兩個營的神殿騎士後。
羅姆尼選擇了全力建造建築工。
他準備把覆蓋的所有資源格子都開發起來,並且全速的增加公民的數量。
羅姆尼探索到現在已經兩個月,他深知公民的數量提升上來,產量和產能也會跟著提升上來。
那麼建造單位的速度和時間就會縮短。
這種效率的提高,會進一步帶動城市的建設,也就是牧羊人的建造速度。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七座城市全力加碼,很快羅姆尼就完成了全境的資源開發。
也是在這個時候,羅姆尼開始建造第十四個牧羊人(全部城市加七),並且旗下的二哈發現了第一個石礦格子。
那是在三百裏之外,沙漠的邊緣。
沙漠則是在兩條山脈夾起來形成的河道走廊之外,兩座山脈南北則是沒被探索的位置。
羅姆尼在發現了石礦之後,便控製著二哈在四周巡查。
果不其然,羅姆尼在這裏找到了六個野蠻人的大帳。
像是某種守衛特殊資源,羅姆尼沒有絲毫以外的用二哈將軍,錘爆了六個野蠻人大帳還有零零散散的野蠻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