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胡思明和李虹突然到訪《金門僑報》,給餘念祖帶來莫大的驚喜。自從他們在50年代搬回洛杉磯老家之後,雖然與餘念祖有過書信往來,也到過舊金山多次,但彼此畢竟已經分別了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了。念祖見他們夫婦倆風采依舊,心情特別激動。他緊緊地握著他們兩人的手說:“真沒想到,老朋友會突然出現!”
“我們是為女兒的事來的。”李虹坦言相告。
“出了什麼事?”念祖問。
“你知道胡小慧的事情嗎?”胡思明問念祖。
“當然知道,她是我們的義務記者呀。”念祖回答道。
“小慧就是我們的女兒。”胡思明說。
“我怎麼完全認不出來,也想不起來呢?”念祖敲著腦門,喃喃自語。
“我們離開舊金山時,小慧才7歲,你認不出她一點也不奇怪。”李虹說。
“我們一直沒有告訴她我是她的繼父,何富是她的生父。”胡思明說。
“這我就想起來了,前兩天何富打電話來找過小慧。”念祖說。
“小慧知道真相後,十分激動,”李虹憂心地對念祖說,“我們怕她一時受不了,做出一些傻事來。”
“這個你們大可放心,小慧很成熟,人很理智,她做過多年社會工作,她一定會好好處理她和她生父的關係。”念祖安慰李虹和胡思明。
“我是怕她怪我們沒有告訴她這件事的真相。”胡思明也憂心忡忡地說。
“既然真相已經大白了,你們就坦率地跟小慧說清楚,講明白。”念祖誠摯地說,“事實上,你們當年沒有告訴她,也是為她好嘛。你們放心好了,小慧不會怪罪你們的。”
“但願如此。”李虹還是有點放心不下,說,“小慧個性非常獨立,她決心要做的事情,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她為你們當義務記者,我們做父母的都不知道。”
“我當時真的認不出她就是你們的小慧。”念祖抱歉地說,“否則,我早就告訴你們了。”
“我們最關心的問題是,何富突然來找小慧,不知有什麼目的。”胡思明不解地問念祖。
“人所共知,美中建交後,僑社發生了巨變,過去極端頑固保守的人,都逐漸轉向了。有生意可做,有錢可賺嘛。中國正在崛起,國力大增,在世界舞台上越來越有發言權,僑胞們都感到欣慰。”念祖解釋道,“何富在兄弟會混了這麼多年,到底得了什麼好處呢?他本人最清楚。兄弟會的頭頭彭胖子死了之後,雖然有了新的頭頭,但畢竟時移世易,誰不為個人的利益打算?唐人街僑社雖然複雜,但地盤小,稍有風吹草動,馬上就傳開了。最近有人看見何富參加總領事館的酒會,可見形勢變化之大,任何人都不能當什麼也沒有看見。”
“我們洛杉磯的情況也一樣,過去反共反華的人,紛紛出現在中國領事館的酒會上,我真不理解。”李虹說。
“其實,這是好現象。”念祖說,“這一情況證明領事館做了大量工作,團結了過去反對中國的人。如果年複一年,還是一些老麵孔參加酒會,這才糟糕呢。”
“念祖說得有道理。”胡思明表示同意。
“所以,我猜何富很可能也屬於‘改邪歸正’那一類人,才有勇氣來找小慧,自揭是她的生父吧。”念祖分析道,“據我了解,何富脫離兄弟會之後,組織了一個‘華人商貿協會’,近年頻頻率領華商前往中國做進出口生意,而且越做越大,賺了不少錢。”
“如果你的分析屬實,我們倒可以放心了,就怕……”李虹說。
“所以,我們先來見你,了解一些情況後才去見小慧。”胡思明不待李虹說完便接著說。
“要不要我開車送你們去見小慧?”念祖問。
“不用了,我們是開車從洛杉磯過來的。”胡思明回答道。
“今天是星期日,她和她先生大衛都應該在家的。”念祖說,“待你們見了麵好好地談清楚,你們回洛杉磯之前來我家吃個便飯,敘敘舊。我叫小慧和她丈夫大衛也一起來。”
胡思明和李虹到小慧家時,小慧正在和丈夫大衛談及生父何富突然來訪的事情。她聽見門鈴響,馬上去開門。小慧見是她爸媽,不知是喜是惱,請他們進來後,還未讓他們坐下來就發起脾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