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選舉臨近,胡小慧赫然發現郵寄選票漏印了她的中文姓名以及其他6名候選人的中文姓名。她立即打電話向選務處交涉,嚴正指出這個錯誤,這對她和其他幾名候選人以及對選民,無論是郵寄投票還是當天到投票站投票,都是很不公平的,因為法律規定,選舉必須提供雙語資料。選務處這個錯誤無疑是選擇性地向選民提供雙語選票,這就剝奪了她和其他6名候選人的平等競爭權利,可能使他們處於很不利的地位。胡小慧向選務處提出3項要求,糾正所犯的錯誤,都被選務處拒絕。她決定委托律師控告選務處,要求法庭頒布禁製令,下令強製選務處執行她所提出的3項要求。
舊金山高等法院法官雷諾聆聽了選務處和胡小慧雙方代表律師的辯論後,要求雙方私下和解達成協議。他聽取了他們的口頭協議內容後,等雙方律師次日向他呈交書麵協議,他才對此案正式作出裁決。
胡小慧的代表律師和選務處的代表律師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討論後,雙方達成了5項協議:1. 選務處必須在尚未寄出的選票中附一封更正信,並在選票上列出所有候選人的中文姓名才能寄給選民。已經寄出的選票,選務處則必須向這些選民寄發更正說明信。2. 選務處必須把郵寄選票和投票站的選票分開計算。3. 已經收到郵寄選票並已投票的選民,若因為選票漏印候選人的中文姓名而無法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候選人者,可以到選務處要求重新投票。4. 申請郵寄投票的選民,可以在大選日當天帶著選舉通知書和選票,前往投票站投票。5. 選務處必須在4家中文報紙上刊登3天中文廣告,向華裔選民說明選務處的補救措施。
這5項協議比胡小慧原來的要求還多了兩項,這是意義重大的勝利。這件案子發生後,引起了主流媒體和所有中文報紙的重視,紛紛詳細報道。胡小慧的上報和上鏡率驟然激增,原來在最近一次民意調查中她落後於對手哈裏遜5個百分點,現在一下子給拉平了。
投票日當天,胡小慧和丈夫曾大衛、餘念祖和素雲等人相約到詠梅家一起投票。因為詠梅的車庫被征用作日落區的投票站之一,何莉莉和趙康妮兩人報名申請擔任這個投票站的選務員,獲選務處聘用。她們協助那些不懂英語、不明投票程序的選民進行投票。劉珍和兒子徐雷是屋侖市居民,李俊賢也不是日落區居民,他們早已把選票郵寄給各自的選務處了。他們來詠梅家,是要和大家一起看電視直播選舉結果。投票從上午7時開始,到晚上8時結束。他們一起在詠梅家吃午餐,詠梅為大家煮了一鍋皮蛋瘦肉粥並做了星洲炒米粉。午餐後,大家看電視直至下午4時,胡小慧和她的對手哈裏遜仍然處於膠著狀態。她估計還會拖延下去,暫時難分勝負。她決定和大衛返回競選總部,和眾多的支持者一起,繼續關注選舉的進展。劉珍和兒子徐雷、李俊賢也跟著離開詠梅家,一起到胡小慧的競選總部去。
胡小慧的競選總部已經擠滿了支持者,小慧的生父何富和華人商貿協會多名商家也在其中。他見女兒和女婿大衛以及忠義堂堂主李俊賢、劉珍和兒子一起進來,欣喜地迎上去。他對小慧說:“拉鋸戰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這情況對我其實是好現象。”小慧安慰生父說,“我想,我的主要對手萬萬沒有料到,他會處於苦戰的境地。”
“小慧這個分析有道理,”李俊賢說,“現在雙方誰也沒有遙遙領先,小慧作為政壇新手,能把政壇老手咬住不放,已經很不容易了。”
“是呀,這情況繼續下去,對小慧有利。”劉珍補充道,“最終確定勝選的可能是優先選擇的計票結果。”
何富聽著李堂主和劉珍的分析,有點摸不著頭腦,便問道:“什麼優先選擇?我不懂。”
“何先生,你投票了嗎?”劉珍問他。
“投了。”何富回答。
“第一優先選擇你選了小慧,對不對?”劉珍再問他。
“那當然啦,我和這裏幾位同僚都投了小慧的票。”何富說。
“第二優先和第三優先選擇呢?你投了誰的票?”
“我隻隨便勾了兩個我不認識的候選人。”
“優先選擇也就是即時複選的意思,”劉珍解釋道,“如果沒有候選人獲得50%以上的選票,得票最多的兩名候選人就要進行複選,得票最少的就被淘汰。複選是把第二優先選擇的候選人計算入內,例如,在第二優先選擇中多數選民投給小慧,她就有可能在第二輪計票中獲得50%以上的選票,她就當選了。但如果仍然沒有候選人取得超過50%的選票,就要計算第三優先選擇的選票,直至有候選人獲得超過50%的選票,才宣告當選。”
何富看看手表,投票臨近結束了,胡小慧和哈裏遜的爭奪戰仍然不分勝負。胡小慧也有點焦慮。妻子臉上所流露的焦慮感,曾大衛全都看在眼裏,他輕聲對她說:“看來今晚不會有結果了,我們先回家休息吧。”
劉珍也說:“小慧,別太緊張,等郵寄選票全部計算完畢,我敢肯定,你會在第二優先選擇計票結果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