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應我們的,隻要喊出暗號。”

“那就有勞小姐了。”隋卞本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職業素養,保持著自己優雅的形象。

“咳咳!磨剪子嘞!戧菜刀!”

花枝小姐嘹亮渾厚的嗓音彌漫在隋卞的心頭久久無法散去,猶如一道閃電讓他外焦裏嫩。

“是花枝小姐吧?老奴在這恭候多時了。”

“是的,這二位是路上搭救我的人,帶他們進去可以嗎?”

“花小姐帶的人應該無妨,到時候通報我家老爺一聲就好。”

“多謝張伯了。”

小船駛過重重九曲十八彎,讓人完全迷失了方向。待到迷霧散去之時確實別有洞天。兩岸桃花遍地,百花盛開可以嗅到陣陣芬芳。穿過一道細窄的峽穀便是一片開闊的平地,山間瀑布流程了小河穿過平地在不遠處形成了一片湖泊。

“喲,好地方啊。”隋卞發出讚歎。

花枝與有榮焉的挺了挺胸膛。

張伯領著新加入的隋家兄妹去見現在臨時管事的幾位家長。幾位家長們親切的接待了兄妹兩,在會談中,杜元帥就習武之道與兄妹兩進行了深刻而熱烈的討論,賓主盡歡,最後會議在和諧的氣氛中完美的落下帷幕,隋家兄妹兩也成功地成為了桃花源的一員。

隨著年輕人們逐漸熱絡起來,隋卞對大家來到此地的原因進行了小小的打聽。

“啊,這說起來,可是很長一段事情呢。”周章仰望天空,明媚而憂傷。

“額嗬嗬,是嗎?不如你長話短說?”

“也罷,那我就長話短說了。”周章開始講述大家來此的原因。其他閑的沒事的少爺小姐們時不時湊兩句話,隋卞終於開始了解自己身邊的都是些什麼人。

第二回 少爺

更新時間2013-2-4 11:37:23 字數:3185

從前京城裏有著這麼一群人,他們年少輕狂;他們衣食無憂;他們略有才情。由於有著足夠厚的的家底所以,所以到了弱冠之年不必打拚就開始變得遊手好閑。對於這群人我們俗稱——富二代、官二代。這當然不是諷刺,其實投胎也是個技術活。

在他們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以杜公子為首的一夥人了。杜少爺單名一個彬,是杜大元帥杜勇家的獨子。杜元帥年近四十方老來得子,對杜彬少爺是寵愛有加溺愛不隻。但是這也造就了杜少爺文不成武不就的人生。

雖說如此,但是杜元帥卻總想以自家兒子為榮。到了杜少爺十六七才下定決心嚴家管教。杜元帥看著同僚們的兒子一個個有了功名而自家兒子卻還是這幅德行不免有些鬧心。想他也是手握重兵,戰功赫赫。這一世英名不能因為有個窩囊兒子毀了!讓他考科舉去!不管文的武的,總得考出點名堂!

杜彬少爺幾年來成功的逼瘋了各路教書先生之後,就被聽聞他事跡的太傅大人認定了是妖魔轉世。於是乎杜彬少爺就一鼓作氣的廢掉了幾個來家裏驅邪的法師,成為了京城令人聞風;喪膽可止小兒夜泣的妖星。

但是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鐵了心的杜元帥要讓他去考科舉的腳步。於是史書上就有了這麼一段:

張成字定之,遼西人也。當朝太傅,官至吏部尚書。有姿儀,性謹慎,先帝器之。每至科舉必抽調審閱以示嚴明。承永元年,抽閱考卷中卒。為示公允吏部侍郎李振重閱此卷,卒。後吏部先後二十一人皆死於此。

後來聽聞此卷被先皇帶入了地宮懸掛在墓室門口防盜墓之人。

第一年文舉不成,杜元帥隻好第二年讓杜彬報了武舉。想來自己大殺四方的氣概應該能遺傳到兒子身上。

武舉考試前一日,京城大地主錢家的酒館裏。幾個平日裏交好的少爺們齊聚一堂為杜彬壯行……壯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