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書名:浮誇盛世

作者:玉臨風

備注: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盛世乎?非!  這是一個真實曆史背景下的虛構故事,兩位奇女子的傳奇人生。她們沒有在曆史上留下姓名,卻緊扣住曆史的脈搏,從浣衣奴到皇妃,用人生見證了那個滿是矛盾和鬥爭的浮誇帝國——元。

==================

☆、名詞解釋

由於本書涉及的時代,會出現一些隻有那個時代才會出現的專有名詞,所以作個簡單說明。

合汗:一般記為“可汗”,通俗的叫“大汗”。北方民族的統治者慣用稱呼。之所以用“合汗”這種不太常見的叫法,是因為我覺得這樣更複古一些,更有時代特點。

合敦:與合汗相對,合汗妻子的稱號,漢譯“皇後”,但實際上與皇後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皇後是隻有皇帝的正妻才能享有的稱號,但合敦不僅正妻可以用,地位較高的妾也可以稱合敦。

怯薜:合汗的護衛軍,成員稱為“怯薜歹”,主管宿衛及合汗家務。按規矩怯薜都是出身較好的蒙古人,進怯薜就像入黨一樣,要查三代。人數在一萬左右,分四個班,一日三班(剩一班輪休),二十四小時值班。

那可兒:原意門戶奴隸,發展意思有親兵、伴當、近侍、朋友……反正是親近的人。曆史上最有名的那可兒當然是鐵木真的那可兒木華黎。本書中珊丹的父親就是阿裏不哥的那可兒。

那顏:意為“官人”,原是千戶首領的稱呼,後來成為蒙古貴族的通稱。

安答:這個詞的意思很多人知道了吧?就是結拜兄弟。最有名的安答——郭靖和拖雷。不過細究起來,安答不僅是結義這麼簡單,還帶有政治色彩,有盟友之意。

達魯花赤:意為鎮守者,元代特有官職,安插在蒙古帝國各級地方,掌握當地實權的一把手。縣有縣的達魯花赤,州有州的達魯花赤,就像現在的黨書記……這麼比喻和諧吧?達魯花赤隻能由蒙古人擔任,但後來也多有其他民族充任,不過充任者都不敢招搖真實身份,不追究則已,一旦追究出來,後果是很嚴重的。

☆、第1章 當時年紀小

最後一次見到爹,是在陰黑的地牢裏,爹虛弱地躺在牢室內,快要死了。秦貞什麼也不懂,隻知道哭,“哇哇”哭聲在監牢中回響。娘與爹在說話,秦貞聽不懂那些內容,隻看到娘也哭了,於是她哭得更厲害。

後來,那些把她和娘抓到這裏來的壞人將她們趕了出去。幾天後,壞人說爹死了,娘抱著秦貞哭了場。再後來,娘也死了,她把自己吊死在屋內,秦貞進屋時正好看見。望著懸在空中的娘,她呆呆的,很久都沒反應。壞人以一張草席卷走了娘,秦貞知道,再也見不到娘了。沒有了爹,也沒有了娘,以後隻剩她一人。

那些壞人給了她許多活兒幹。她放過羊,做過婢女,無論到哪裏都是下等的奴隸。秦貞似乎已經習慣,多麼受欺負,都忍耐著。但她有時卻想不通,自己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天生矮人一等?年歲漸漸長大,她也漸懂了,把這份“想不通”藏進心底。

若幹年後,蒙古合汗忽必烈入主中原,改元立號,遷都稱帝,建新都,修宮室,廣選少女。秦貞入選其中。不過以她的奴婢身份做不得宮女,頂多做個宮婢而已。

皇宮東北角設有浣衣局,專為宮裏人洗衣。局使是個又凶又惡的半老女人,誰要是洗漫了,洗得不淨,她手裏的鞭子“啪啪”抽得誰皮開肉綻,秦貞初來時沒少挨她抽,手腳麻利了,才好過些。洗衣場沒個遮陰的地方,三伏天,太陽毒辣,必須頂著烈日洗衣;三九天,盆裏的水結出冰花,依然得將手往水裏伸;如果意誌不堅強,早挺不下去。浣衣局裏每月都有挺不下去的人,自殘的、發瘋的,總會有人抬出去,又總有人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