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還要求小洛倫佐回到他的身邊,作為請求神跡儀式上的助手。有段時間不見,這個原本瘦瘦小小的孩子拔高了好幾截,而且出落得越發標致,眉眼間頗有幾分朱利亞諾當年的神韻,甚至更挺拔英俊。智慧聖殿是新月國度的學術中心,雖然懂得魔法的僧侶很少,卻有其他方麵的知識作為補充。如今小洛倫佐也算得上是飽讀詩書,而且才思敏捷,僧侶們對於他選擇這孩子當助手並不奇怪。

他要教給小洛倫佐的是一門語言,在人類的眼中,或許就是神之語,但其實說白了就是規則。聖典上記載神說要有光,便有了光,神所說的話語,便是使用規則的法門。不同的世界規則不同,但還是有些相似之處,而且他可以直接閱讀構成世界的規則,反推回基礎語言的邏輯,但教給人類的時候會有點麻煩,因為規則在傳遞的過程中會打個折扣。

神由三個部分組成,語言,也就是規則,隻是其中的一部分,不過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通常也被人們稱為神格。其次便是神職,他來到這裏,卻隻擁有凡人的力量,便是因為他沒有神職,不能調用這個世界的規則。最後才是神力,沒有神力的神空有規則與權限,卻不能使用,頂多是不死不滅而已,沒法影響世界。而神力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信仰。

小洛倫佐隻是名普通的人類,即使這孩子的天賦非常之高,但畢竟沒有這三部分中的任何一者。如果小洛倫佐徹底掌握了神的語言,那就相當於這孩子凝結出了自己的神格,距離封神隻有一步之遙,考慮到這個世界的神職目前都是空置的,這一步其實很容易邁過去。因此神格從無到有,是個質變的過程,從人到神的質變,不是單純擁有知識就能完成的。

因此這個天賦異稟的孩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每天苦著臉對著他教授的知識愁眉不展。

如果他可以調配神力,這些知識倒是能顯得比較直觀一些,不過條件有限,就隻能委屈小洛倫佐從那些轉化成人類的文字後大打折扣的字符中自行領悟了。這就好比叫三維世界的人去理解四維空間的存在,眼中所看見的三維物體都隻是這個物體的一個側麵,通過觀察這些側麵去想象全貌,怎樣都是很困難的。

除了教授神之語外,他沒有多餘的事情可做,因此每日遊手好閑,卻又不能離開自己的房間。他將自己上輩子的愛好重新翻了出來,拿鉛筆在草莎紙上畫著生活中的各種細節,寺院裏做工精美的鏤空鎏金銅燈,蓮花座的銅爐,纖細的青銅花枝衣掛,乃至僧侶袍子上的細節圖案。他特別喜歡捕捉瞬間,像是早晨九點鍾的陽光從窗戶縫隙裏滲進來,落在陶製的水罐上的樣子,以及小洛倫佐撐著腦袋對著草稿紙苦思冥想的神態,僧侶們誦經時的虔誠表情也出現在他的筆下,但那些畫通常都銷毀了,因為庫薩教主張不拜偶像,這些高僧們都不能留有自己的畫像。

再後來他就要來了雞蛋和顏料,坐在窗前畫著窗外的鳥語花香。這是一種古老的顏料調配方法,將雞蛋黃從蛋清裏分出來,和顏料粉攪在一起,拌勻了,就可以用來作畫。因為顏料幹的很快的緣故,他需要消耗大量的雞蛋,最後僧侶們實在受不了了,就給他送來了橄欖油,叫他不要再浪費雞蛋了。

他從善如流。那天為了慶祝雞蛋的回歸,每個人的晚餐裏都多了一張雞蛋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