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尼塔女皇寫一封親筆信,重新開啟東方貿易,這樣才不至於使伊斯坦再次陷入饑荒。
然而遠水解不了近火,就算女皇陛下同意再次開啟糧食貿易,短期內也無法將食物從遙遠的伊尼絲翠運到新月國度。在東方帝國的支援到來前,如何處理饑民就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73
第二天,他將城內所有還活著的大商人們都召集起來。
“我們都願意捐出所有的食物。”他還沒開口,商人們就開始積極表態了,非常主動地報出自己的倉庫裏還存著多少糧食,並且希望寺廟能代為發放——如果他們自己拿食物出去賑濟,為什麼他們會囤積這麼多糧食就會變成一個讓人忍不住去猜測的問題,保險起見,寺廟來做這樣的事情比較不會招人反感。
“我找你們來不是為了這件事。”他從掛在牆上的世界地圖上移開目光,“我們應當去聖城。”
商人們麵麵相覷,“可是聖城在瓦倫西亞人的手中啊。”
“聖城應當屬於追隨真神的人們。”他隻講了這麼一句簡單的話,因為他知道這些人會不斷去發揮。比方說,是不是因為聖城沒在他們的手中,所以至高神才震怒,降下災禍來考驗伊斯坦人的虔誠?或者往大了說,是不是因為聖城被異教徒所占據,他們在那裏膜拜偶像,進行占卜,大肆使用著巫術,這些褻瀆的做法觸怒了至高神,因此這個世界才會魔鬼橫行,猶如地獄?
對於一個傳統的庫薩教徒而言,一切沒寫在聖典上的行為都是不義的,沒記載在聖典上的現象都是邪惡的。異教徒是邪惡的,異教徒的一切都是邪惡的,包括東方帝國的製度——東方帝國在名義上還信奉著奧斯丁教——以及來自七城聯邦的魔法工業,和異教徒做生意是背棄神明的行為。這讓很多商人惴惴不安,是否他們從中獲利也是違背信仰的行為?
奪取聖城的計劃給了商人們一個贖罪的機會。他們將伊斯坦的暴~亂看作是一場考驗,那些徹底背棄信仰的人都被燒掉了房子,妻子和女兒們遭到了淩~辱,而背棄信仰的人自己都死狀淒慘,他們這些活下來的人都是對神明還心存敬畏的人,因此神明打算再給他們一個機會,借先知之口,為他們指明贖罪的道路。如果他們再不好好把握這個機會,那麼那些被暴民撕成碎片的商人就是他們的下場。
這場協商會議進行的很順利,他隻管下命令,其他人就會幫他考慮怎麼去完成。
“那些未能見證神跡的弟兄們應當被告之至高神的話語。”他這樣說,僧侶們就開始策劃著派傳教團去周圍的其他國家,叫他們奉他為當世的唯一先知,服從他的指令,組建新的庫薩聯盟,將聖城從上古遺民手中搶回來。
“人們在前往聖城的路上應當吃飽穿暖。”商人們就活絡了起來,商量著如何組織人手,運送補給。比一般的會議省事的地方在於,商人們不會互相扯皮,盡可能地減少自己的付出,相反,他們現在爭著想在這場戰爭中出更多的力,說不定再次書寫聖典,他們的名字就會被寫上去,後世的人會將他們當成聖徒去崇拜。
不過他不會明確地說這是場戰爭,雖然實際意義便是如此,還是場徹頭徹尾的毫無道義可言的侵略戰爭。他隻是強調他們應該去聖城,怎麼去,是凡人的事情,出了狀況,也是凡人的不對,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他不會像博爾基亞和盧克萊齊婭那樣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先知需要保持永遠代表著真理的形象,永無過錯,永遠在道德上找不出半點汙痕,而要實現這點,唯一的辦法就是什麼都不做。
“大人,”小洛倫佐已經升級成他的近侍了,“公主殿下還在廣場上,您看要不要……”
“你派人把她弄回來。”他點了點頭。
然後他們繼續討論攻打聖城的具體細節。
“我們需要百度搜索“第五文學”看最新章節一支正規軍,給他們配上精良的鎧甲和上好的武器。”一名僧侶提議道,“軍隊的番號就叫做聖戰軍。”
這個建議得到了其他僧侶的附和,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這支軍隊將會歸寺廟所有。
商人們似乎不大樂意,拋出了他們的問題,“兵源從哪裏來?我們挑選士兵要怎樣的標準?誰來給他們支付餉酬?”
如果商人們為士兵埋單,那麼理所當然軍隊最終會聽從商人們的。兵源如果要求身強力壯,那麼顯然吃不飽穿不暖的窮人就被排除在外了,戰爭就會變成富人的遊戲,這是獲得窮人支持的寺廟所不樂見的。雖然建立軍隊是雙方的共識,但關於軍隊的細節卻讓僧侶和商人們吵的不可開交。
“聖戰是一名真正的信徒所必須經曆的,聖戰軍歡迎一切擁有信仰的成年男性加入。”他結束了商人和僧侶們的爭論。
沒人敢有異議。
“那麼購買裝備的錢呢?還有攻城器械,伊瑟利亞的宏偉城牆可是很難攻破的。”商人的代表小心翼翼地詢問著。
“為聖戰提供捐獻的人將和那些作戰的人獲得等同的榮耀。”他終究屬於宗教勢力一方,雖然與商人合作,卻不可能將根本的力量交給商人們。而後他看了那商人一眼,意味深長地說道,“寶劍與盔甲不能帶來真正的勝利,唯有對真神的信仰才能決定勝負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