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建築用的是最簡單的四角支撐結構,或者是木框架結構,因此這種小樓隻能蓋個兩三層。法師塔的結構並沒有更複雜,隻是用的材料更好而已,因此法師塔可能建到四五層。教堂和寺廟在這個世界上算比較高的建築,但通常也就六七層的高度,極其宏偉的寺廟如智慧聖殿,可以達到歎為觀止的十二層之高,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

煉金學徒設計的這種建築,更像是帳篷。他潦草地計算了一下占地麵積和承重情況,感覺是可行的,便許可道,“那這座建築的設計就交給你了。”

“放心好了!本大爺做出來的東西絕對是完美的!”

學徒歡快地跑去設計圖紙了,他們則留在塔內測試迷你係統。

幾乎城內所有的施法者都被集中到塔內,因為這套係統隻有法師——事實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師,隻要精神力達到一定的值就行——才能夠使用。係統啟動後,他先將自己的精神力接入,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包括設置權限,進行能量分配等等。

其實這套係統的靈感來源還是他的妹妹。妹妹曾經提到她所來自的世界有一種東西叫做網絡,當時他對這種新鮮事物感到陌生而又恐懼,然而他越是思考,越覺得網絡實際上代表的是一種嶄新的思維方式。過去這個世界的思維方式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七城聯邦的版權法。它是從舊的學徒製度發展出來的,而學徒製度最初又來自於手工藝人和行會。

當這個世界還處在他所習慣的那個曆史階段,城市人口稀少,商業十分不發達的時候,一座城市裏的手工藝人做出來的貨物隻有這個城市的人能買到,其他城市離得太遠了,道路泥濘崎嶇,也沒什麼商人往來各個城市,因此對於特定的一群手工藝人來講,他們的市場是有限的。如果他們的東西做多了,就會賣不出去。但盲目往往導致集體的過剩,所以就需要行會來約束他們,限定每個人隻能做多少東西。通常來講,為了保證每個人都能混到口飯吃,這個數量不會相差太大。

在這種情況下,手工藝人要想賺更多的錢,就隻能提高商品的質量,讓顧客心甘情願地接受更高的價格。因此手工藝人最驕傲也最重視的就是他們的手藝,獨特的技術或者配方,一旦他們的特殊技藝流傳出去,別人也能做出一樣質量的產品,他們就不得不把價格降下去了。⊙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後來法師的學徒製度思路也和手工藝人相似,每位大師都有著自己的奧義,如果他們的奧義不受限製地流傳出去,人人都能輕而易舉地學到,那麼他們的財富和權勢要從哪裏來?基於這種理念,白城的魔法學習環境實際上是一種封閉的環境,派係和派係之間對彼此保持神秘,思想無法相互碰撞和借鑒。而法師也是用這種方式將自己與一般人區分開來,魔法隻是一小部分人的遊戲,其他人沒有資格加入這個俱樂部。

但妹妹所講述的網絡,提倡的卻是共享與開放。那是一個平台,每個人都可以從中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並將自己創造的知識放上去,由此學術才能快速而有效地發展。固然網絡也有著很多的弊端,像是侵權的問題,而人們為了保護知識產權又要設置重重障礙,截斷了一部分人獲取信息的途徑,卻滋生出另一些針對係統進行作弊式操作的不合規矩的信息獲取者。

然而不管怎麼說,共享與開放應該是學術的未來,乃至整個世界的未來。人類的曆史便是從封閉走向交流的過程,受限於地理因素,人們一開始隻能居住在自己出生的地方,對外界一無所知。而隨著交通手段的進步,人們要去遠方就變得更容易,兩個被地理環境分隔開的文明彼此發現、碰撞,乃至融合或者互補,是一個普遍的發展方向。他可以想象,當技術手段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這些普通人也能像他一樣在各個世界中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