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序一 打造品牌 振興中醫藥發展
本人工作40餘年,一直從事中醫藥生產、教育、研究、管理工作,深切地體會到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探索之路永無止境。作為中醫藥行業的一個重要分支,嶺南中成藥業在中醫藥發質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在嶺南中成藥業中,又以佛山成藥業的影響最為深遠。佛山成藥是如何發展壯大、成就輝煌的? 在《佛山成藥老字號》一書中,我找到了解答。
佛山成藥的源起,最早可追溯至千百年前,晉朝名醫葛洪在南海煉丹采藥。經過數百年的積澱,於明清時期快速崛起並達到鼎盛,出現了如梁仲弘、馮了性等眾多老字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抗日戰爭期間,戰火蔓延,炮火紛飛,許多製藥企業紛紛凋零,佛山成藥業走向衰落。值得慶幸的是,20世紀50年代的公私合營機製,為佛山成藥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諸多成藥老字號合並,生產力得以提升,傳統古方得以保存,並傳承至今。
這些精彩的故事在《佛山成藥老字號》中一一呈現,讓我可以係統地了解到佛山成藥文化,了解到佛山成藥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的偉大貢獻。作為繼任者的我們,在驚歎一代代中醫藥從業者的鍥而不舍、勇於探索的精神時,更應該以創新的視野麵對中醫藥行業的現狀。
曆史厚重的車輪總是不斷前行的,現如今,曾經的成藥老字號,正以全新的集團化運作模式示人;傳統的古方製劑,正融入現代化科學工藝製作中。“學習、傳承、鑽研、創新”,將是中醫藥行業突破瓶頸、實現騰飛的利器。未來,我們應以弘揚中醫藥文化為己任,加快推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將中醫古方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讓中國獨有的中醫藥文化,作為中國對外交流的強勢產業品牌,發揚光大。 房書亭
中國中藥協會會長
序二 領略成藥經典 傳承中醫文化
一次機緣巧合,友人送了我一套《佛山成藥老字號》樣稿,請我幫忙寫序。乍看此書,猶如年少時用於解悶的小人書,不解與中藥行業有何關聯?細看之後,果真驚喜連連。此書頗具古風,將趣味嫣然的畫稿與妙趣橫生的文筆相組合,重現了佛山製藥行業的盛衰興替、獨特傳承。
印象中的佛山,素有“嶺南成藥發祥地”之稱,而嶺南成藥作為我國醫藥行業的重要分支,在中醫曆史上書寫著濃墨重彩的一筆。感謝編著者花心思收集、整理出十數家老字號的資料,彙編成冊,並用這種簡潔明了的畫冊方式發行,使得讀者能更直觀的了解佛山藥業老字號的傳奇故事。
身為炎黃子孫,我們擁有曆經數千年流傳至今的古老文明,我們擁有前人備嚐艱辛、探尋一生所得的寶貴經驗。如晉代名醫葛洪,親自上山尋找傳染病源,無償傳授村民治病養生之法,使嶺南人形成習醫養生的觀念;梁仲弘,苦心鑽研出用蠟殼封裝藥丸的方法,為成藥的傳播提供有利的條件;馮了性,跋山涉水拜高僧門下改良藥酒,低價售賣使患者真正受益,推動佛山藥業走向鼎盛時期。畫冊中的主人公們為人類的健康事業留下了一個個深刻的印記。無論他們因何機緣走向從醫之路,都堅守著共同的信念,也是醫藥行業存在的本質——精誠仁治。
由衷地感謝前人遺留給我們的一切,期許每個人,無論你是否從事醫藥行業,都能靜下心來,以史為鑒,感受並學習前人的品行、醫德。所幸我們處於一個充滿機遇、追求進步的時代,即使麵臨著重重困難,亦能共同克服。 我輩中醫學人更應傳承中醫藥文化,宣揚中醫養生治病之道。《佛山成藥老字號》已成,形象鮮活,故事生動,贅數語,而為之序。
薑良鐸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學科帶頭人;中國科協第六屆委員,全國中醫內科學會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