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辨證學開藥方 第七章 精神、神經係統疾病
精神分裂有良方——精神分裂症的治療方
◎抑鬱型
2009年10月,廣州某醫院請我會診了兩位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其中追小
姐的病情屬於抑鬱型,她的精神抑鬱,表情淡漠,或喃喃獨語,語無倫次,
多疑少食,時悲時喜,胡思亂想,默默不言,幻聽等。
抑鬱型精神分裂症屬中醫“癲證”、“心風”等範疇,多由平素心脾不足,又被憂思惱怒情誌所傷,痰濕鬱結,上蒙清竅。
我給追小姐開了藥方,基本方用生鐵落、丹參、淮小麥以潛陽鎮逆、養
血安神,製天南星、石菖蒲、竹茹、白金丸化痰、解鬱、開竅,甘草和中。
她吃了6個療程的藥病情就基本好轉了。
◎躁動型
穆先生是躁動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他的性情急躁,頭痛頭脹,語言雜
亂,哭笑無常,甚至毀物打人,棄衣奔走,不食不眠。
躁動型精神分裂症屬中醫“狂證”、“心風”等範疇,多屬心肝之火內盛,所欲不遂,或暴受刺激,痰火壅盛,神明逆亂。
我給穆先生開了藥方,基本方用生鐵落、礞石、竹茹、陳膽星鎮肝潛陽而清痰熱,龍膽草、枳實、大黃瀉火涼血而消積痰。他吃了10個療程的藥病情就基本好轉了。
精神分裂症患者日久必致陰陽失調,或陰虛火旺,或氣血虧虛,因此容易反複發作。治法以鎮心安神為主,兼用化痰、開鬱、清心、降火、瀉熱等法,善後還須調理陰陽、安神定誌、補益氣血。
常用方有生鐵落飲(鎮心滌痰、安神清熱)、白金丸(開鬱祛痰)、黃連溫膽湯(清熱化痰)、礞石滾痰丸(瀉火逐痰)、朱砂安神丸(鎮心安神,養明清火)、甘麥大棗湯(養心安神)、牛黃清心丸(清熱解毒、開竅安神)、養心湯(補益氣血、安神化痰)等。
鎮肝安神藥有珍珠母、生石決明、龍骨、牡蠣、磁石、琥珀、合歡皮、首烏藤,清熱化痰藥有天竺黃、竹瀝油、明礬、馬寶、淡秋石,溫化濕痰藥有白芥子、陳皮、天漿殼、皂莢,清心降火藥有牛黃、竹卷心、天冬、石斛、牡丹皮、連翹、梔子,開鬱藥有製香附、開心果、柴胡、甘鬆等,皆可選用。
藥到病除治癔症——癔症的治療方
2008年3月,太原的杜小姐患了癔症,來找我看病。她的表現有多種多樣,但無器質病變,常見有突然失音、癱瘓、震顫、痙攣、感覺缺乏、兩目失明、耳聾、喉頭似有物哽、情緒低落、意識蒙矓、嗜睡、木僵等症狀。以上症狀往往受暗示而產生、加劇、好轉或消失。
癔症屬中醫“髒躁”、“百合病”、“鬱證”、“厥證”、“梅核氣”等範疇。本症多由情緒不暢,肝鬱化火,火熾風動,或多思多慮,傷及心脾而致。治法有平肝、理氣、開鬱、養心、安神、滋陰、化痰諸法。常用方有甘麥大棗湯(養心安神)、百合地黃湯(涼血生津、寧心安神)、四七湯(理氣解鬱)、滌痰湯(滌痰開竅)等。
我給杜小姐開了藥方,基本方用龍骨、牡蠣、首烏藤重鎮安神、平肝潛
陽,合甘麥大棗湯養心、緩急、潤燥,百合地黃湯清心潤肺。她吃了6個療程
的藥病情就基本好轉了。
重鎮平肝藥有生鐵落、生石決明、珍珠母、龍齒,理氣開鬱藥有鬱金、綠萼梅、製香附、青皮,滋養心脾藥有山藥、北秫米、柏子仁、靈芝、遠誌,安神藥有合歡皮、琥珀末,化痰藥有川貝、浙貝、天竺黃、木蝴蝶等,均可選用。根據病情可適當加減後應用。
① 昏仆:加製天南星10克、石菖蒲12克;② 抽搐:加地龍幹10克、全蠍末0.15克(吞);③ 失音:加訶子皮10克、木蝴蝶4.5克;④ 癱瘓:加炙黃芪12克、地龍幹10克;⑤ 震顫:加鉤藤15克(後入)、山羊角18克(先煎);⑥ 耳聾:加磁石30克(先煎)、五味子4.5克;⑦ 失明:加蕤仁肉12克、菊
(續上)
鎮心定癇有良方——癲癇的治療方
2009年2月,雷先生帶著15歲的兒子來找我看病。原來孩子患了癲癇,一開始病情較輕,癲癇發作時有陣發暈眩,知覺消失,稍定即安。現在他癲癇發作時會突然昏仆,兩目上視,肢體抽搐,或口吐涎沫,做豬、羊叫聲。
檢查報告顯示:腦電圖異常。
癲癇屬中醫“癇症”、“羊癇風”等範疇。本病多有先天遺傳因素,常由積痰、鬱火、驚恐、勞累而誘發。治法在發作頻繁時以鎮心定癇、平肝潛陽、清熱熄風、化痰開竅為主,平時必須調理脾腎、兼化積痰為法。常用方有定癇丸(豁痰宣竅、熄風定癇)、白金丸(開鬱化痰)、河車丸(調補精血、益氣養神)、六君子湯(健脾化痰、益氣養心)、大補元煎(滋補肝腎)等。
鑒於癲癇有發作期與休止期之分,我給孩子開了2個藥方,他吃了6個療程的藥病情就基本好轉了。
◎發作期
◎休止期
鎮心定癇、平肝潛陽藥有生鐵落、生石決明、代赭石、珍珠母、赤石脂,清熱熄風藥有梔子、黃芩、竹葉、燈芯草、黃連、連翹、七葉一枝花、山羊角、羚羊角粉,化痰開竅藥有天竺黃、遠誌、皂角刺、白附子、海浮石、青礞石,益氣養血藥有黃芪、黃精、當歸,安神藥有茯神、熟棗仁等,均可選用。
腦震蕩痊愈了嗎——腦震蕩後遺症的治療方
2009年10月,合肥的許女士曾經患有腦震蕩,後來經常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她十分痛苦,來找我看病。
腦震蕩後遺症屬中醫“頭痛”、“眩暈”等範疇,多因跌撲外傷、腦震蕩後脈絡瘀阻,閉塞不通所致。
治療腦震蕩後遺症時,先與活血通瘀為主;日久體虛,由於肝陽上亢的患者宜養血平肝;因腎虛水不涵木的患者,可用滋腎、平肝、潛陽諸法。常用方有七厘散(祛瘀止痛)、血府逐瘀湯(活血行瘀)、柴胡細辛湯(活血通瘀、平肝祛風)、加味通竅活血湯(活血祛瘀、驅風止痛)、歸脾湯(健脾益氣、補血養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