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章 算無遺策(四)
在劉備的再三挽留之下,趙雲終於答應了自己暫且留下,讓蕭若帶著五百白馬義從去山陽和公孫瓚會和。
他會答應在蕭若的意料之中……趙雲應該很清楚公孫瓚不是他可以追隨的明主,再說劉備仁義之名遠播,又與趙雲私交甚深,政治上也有佔盡了優勢的中山靖王血脈和傳國玉璽。
這些條件都很符合當時能人認定主公的標準,所以此時趙雲應該是如歷史裡一樣,想追隨劉備的。
他顧慮的不過是白馬義從這一層,想將最後的白馬義從換過公孫瓚,以盡故主之誼。聽到劉備提議讓蕭若帶去,略一思量便點頭答應了。
……
此時大軍已經整裝待發,大營外麵騎兵列陣,一色的銀甲白馬,軍容整齊,威風凜凜。
白馬義從的軍侯名叫鮑旭,膚色黝黑,身高八尺,手腳有力,能左右張弓,乃是公孫瓚手下的得力將領,來時與趙雲一起領的命,此時見他推說抱恙留下,讓副將領兵回山陽,便覺幾分疑惑,加上上次營救趙雲的時候蕭若與他有過一點口角,看見帶兵的是蕭若更是不悅之極,對趙雲行完禮之後轉過身,繃著一張臉上了馬。
「這是白馬營的兵符。」趙雲將一塊狼形的玉塊交到了她的手裡,「切切貼身放好,親手交給主公,不可有失。」
蕭若仔細的收好,點頭應聲,轉身正要走,又聽到身邊趙雲囑咐了一句:「送完兵符後立刻出城,劉公會安排人去接你回來。」
蕭若怔了一怔。
趙雲嘴邊帶微微的笑:「我已決意追隨劉公,你可願意追隨於我?」
「將軍為何……」
雖然早就已經想到,蕭若還是忍不住微帶惋惜的脫口相問。
「士為知己者死。」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趙雲的表情堅毅,目光清澈,靜靜地看著她。
「……」望著眼前這個似乎已經在這個亂世裡找到自己一生方向的青年將軍,蕭若頓覺全身都被一股無力感籠罩住。
如果現在趙雲不是這麼認真的想把一身忠肝義膽都托付給劉備,那麼接下來她的行動也會輕鬆一些……麵上勉強帶著笑,重複了一遍:「士為知己者死……屬下也願意追隨將軍。」
趙雲聞言,終於放下心來一般,眼裡漫上了笑意。
……
別過趙雲上馬帶兵出城,蕭若回頭之時,往城樓上看了一眼。
劉備已經站到了趙雲的身側,身上披著一身玄色的披風。
趙雲銀甲白袍,長槍在手,大氅被風揚起,正側身和劉備說話,矯健的身軀在初升的朝陽照耀下英姿勃發,笑容溫暖耀眼,乾淨如秋日無雲的碧霄。
而他身側,那個讓他甘心臣服,托付生死的徐州牧劉備,也在笑,大氅下麵的手卻伸出了,打了一個手勢……這個手勢是打給蕭若看的,表示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
瞬間,蕭若禁不住為這個完全信任劉備和她的年輕將軍感到微微的心疼。
……
蕭若帶著白馬營行軍了兩天,第三天晚上已經接近山陽,在附近紮了營,當晚遇襲。
來的人並沒有進行破壞,隻是放亂火箭攢射帥帳,當晚正好蕭若巡營,呆在帥帳裡的是鮑旭,蕭若一手拿著鋼盾,策馬入亂箭烈火中將鮑旭救了出來,大軍結新月陣,紛紛用盾牌擋下箭雨。
奇怪的是對方似乎隻瞄準主帥,僵持了一晚,在天明之際迅速撤退了。
然而晨光初現,鮑旭一眼就看到了那一麵紅底滾黑邊的旗幟,腦海裡轟的一聲,愣在了當場,轉頭對蕭若道:「你射箭射的好是不是,快,把那麵旗子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