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段(1 / 3)

劉備觀此情景,重新低下頭,嘴角卻分明有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一閃而過。

「沒有爾等忠臣良將護主,陛下在那些個董卓餘孽手裡可是吃盡了苦頭,一個李傕,一個郭汜,一個董承——」趙溫長歎,邁上台階之時忽然看見徐榮,話頭驟然止住,指著他道:「你是和王允守長安的……前軍中郎將徐榮?」

見是朝廷來的人,徐榮麵上也有了幾分和緩之色,微微點頭道:「榮與趙司徒有過一麵之緣。」

出乎眾人意料的,趙溫前驅了兩步,目光哀痛,切切地盯著他道:「陛下還說起,若有你和王司徒在,斷不會讓他落在逆賊手中受那等苦頭……」

聽到這話,蕭若隱約覺得不妙,抬頭看見徐榮目光一動,已經站起身:「末將護住不利……陛下……」抬眼,目光從蕭若臉上掃過,頓了頓,還是問出了口:「陛下可安好?」

「唉……後來多虧了河內太守張揚公……」說著,朝張楊的方向遙遙抱手:「陛下現在已回到洛陽,還算安好。」

初時眾人皆沒想到趙溫會與許蓉說這樣的話,一時詫異也有,憤憤之色也有,嘲諷也有,然而聽到趙溫轉述獻帝的話時,詭異的靜默蔓延開來。

曹操始終不動聲色,見趙溫來了也沒起身來打招呼,隻是斟酒自飲。

趙溫神色懇切,與徐榮又說了幾句話,便走到袁術安排好的座位上落座了。

又過了一會兒,孫策帶著親兵最後入了場。

比兩年前要長高了許多,身上穿著戰甲,腰間繫虎皮,背後一襲紅色披風,越發顯得眉目俊挺,身形頎長,英氣勃勃。

孫策一進來,方纔還烏雲遍佈的校場裡立馬撇入了一把陽光一般,和煦晴朗起來。

「袁公好!」聲音也不似少年時候,少了稚嫩,多了幾分雄渾,朗朗動聽。

「孫郎來了。」袁術臉上也驀然多了幾分笑意,欣慰地點頭:「比起春天走的時候又長高了許多。」語氣裡竟頗有幾分慈父之意。

孫策一笑道:「這是袁公許久未見策的緣故。」說話間又與眾人見了禮,看到他的位置已經置放好了,腳步踟躕道:「我是後輩,怎可與諸位英雄並坐?」

此時一直一言不發的公孫瓚開了口:「果然虎父無犬子,當初文台公戮力伐董,忠勇天下皆知,且不說伯符少年英豪,便單單是文台公威名,你也當和我等並坐。」

「策代先父謝公孫使君盛讚了。」孫策麵色不卑不亢,也不再推辭,走過去坐了下來。

「其實今日讓伯符來還有一個緣故。」袁術輕咳了一聲,語調已經變了:「那傳國玉璽,是你親自交到我手中,為何近日玄德又得了一塊?」

聞言,所有諸侯的注意力都被牽引了過來,全場寂靜。

隻有曹操始終酒爵不釋手,緩緩倒酒的手都沒停,順便側過頭去與徐榮低語,似乎絲毫不關心這玉璽的去向。

最關心的除了袁術就是袁紹,兩人皆盯著孫策,一個懷疑,一個懷著敵意。

孫策視若未見,爽朗笑道:「袁公大可放心,我交到你手中的玉璽是在洛陽井中得來,應當不會出錯。」轉頭看了劉備一眼,「至於劉公為何也有玉璽,策就不得而知了。」

袁術也將目光投到了劉備身上,等著他說話。

劉備瞧著杯沿的筷子停了下來,嘴角噙了一絲笑:「有兩個玉璽,便有一真一假……」抬眼瞧著孫策道:「將軍勿惱,備不是說你給的是假的,今日司徒在場,他是見過玉璽真物的,不如就讓司徒替我等看看……」起身對袁術見禮道:「備得的定是贗品,這次帶過來也是給袁公看看,是假的就毀了,免得天下人多論,倒似袁公不是天命所歸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