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2 / 2)

哲宗(1086~1100)元祐年間太後執政(1085~1093)

1086年 以翰林學士知製誥

1089年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軍區司令

1091年 任吏部尚書;往京都;任潁州太守

1092年 任揚州太守;兵部尚書;禮部尚書

1093年 妻喪;太後逝世;調定州太守;河北軍區司令

1094年 往惠州貶所;謫居惠州

1097年 往海南;謫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後執政(1100)

1101 年,北返;往常州;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逝世,享年66歲

三個妻子

蘇軾的結發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輕貌美,知書達禮,16歲嫁給蘇軾。她堪稱蘇軾的得力助手,有“幕後聽言”的故事。蘇軾為人曠達,待人接物相對疏忽,於是王弗便在屏風後靜聽,並將自己的建議告知於蘇軾。王弗與蘇軾生活了十一年後病逝。蘇軾依父親蘇洵言“於汝母墳塋旁葬之”,並在埋葬王弗的山頭親手種植了三萬株鬆樹以寄哀∫

四個兒子

王弗為蘇軾生了長子蘇邁,王閏之為蘇軾生了次子蘇迨與三子蘇過。這三個兒子都由王閏之一手撫養成人。公元1083年秋,朝雲生下了第四子蘇遁,可惜不久就夭折了。

水龍吟[古來雲海茫茫]

(昔謝自然欲過海求師蓬萊,至海中,或謂自然,“蓬萊隔弱水三十萬裏,不可到。天台有司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絳闕,可往從之。”自然乃還,受道於子微,白日仙去。子微著《坐忘論》七篇,《樞》一篇,年百餘。將終,謂弟子曰:“吾居玉霄峰,東望蓬萊,嚐有真靈降焉。今為東海青童君所召。”乃蟬脫而去。其後,李太白作《大鵬賦》雲:“嚐見子微於江陵,謂餘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元豐七年冬,餘過臨淮,而湛然先生梁公在焉。童顏清澈,如二三十許人,然人亦有自少見之者。善吹鐵笛,嘹然有穿雲裂石之聲。乃作《水龍吟》一首,記子微、太白之事,倚其聲而歌之。)

古來雲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人間自有,赤城居士,龍蟠鳳舉。清淨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奇語。向玉霄東望,蓬萊晻靄,有雲駕、驂鳳馭。

行盡九州四海,笑粉粉、落花飛絮。臨江一見,謫仙風采,無言心許。八表神遊,浩然相對,酒酣箕踞。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約相將去。

水龍吟(贈趙晦之吹笛侍兒)

楚山修竹如雲,異材秀出千林表。龍須半翦,鳳膺微漲,玉肌勻繞。木落淮南,雨睛雲夢,月明風嫋。自中郎不見,桓伊去後,知孤負、秋多少。

聞道嶺南太守,後堂深、綠珠嬌小。綺窗學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宮,泛商流羽,一聲雲杪。為使君洗盡,蠻風瘴雨,作霜天曉。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水龍吟[小舟橫截春江]

(餘謫居於黃。正月十七日,夢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樓中歌樂雜作。舟中人言:公顯方會客也。覺而異之,乃作此詞。公顯時已致仕在蘇州)

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雲間笑語,使君高會,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豔歌餘響,繞雲縈水。念故人老大,風流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