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管理一年,那麼,除了原來的稅收外,我還可以另外再多繳四百多萬錢。在西陵戍守地前檢查稅收,並不妨礙正常的戍守。剩下來的那三個牛馬場,我自己選派可靠的人去負責。”武帝把這項建議交給會稽郡研究討論,會稽行事吳郡人顧憲之認為:“最初設立牛埭的意思,並不是要強迫人民繳納稅務,而是因為江上風大浪急,危險很大,所以,為了救急和方便百姓才設立的。以後的負責官員並沒有真正了解用意,僅僅是為了讓自己做得有成效,所以,有的切斷了其他道路,隻留下一個關口;有的則對那些往來江上而未裝貨物的船隻也征稅。考查吳興的情況,這幾年農業一直沒有獲得豐收,今年特別慘重,人們都紛紛逃走,到富有的地方去謀生,這的確是由於饑餓所迫而不得已背井離鄉。堤壩的負責官員卻仍向他們收稅,並按照標準,不肯不收一點兒。舊有的稅收標準近來已經有人認為應該減少,這一建議還沒有決定是否采納執行,但是,稅收卻又加倍增長起來,這將用什麼辦法呢?皇上恩慈,憐憫老百姓的痛苦,提出打開糧倉,賑濟人民,免除人民的田賦和其他雜稅。但是,杜元懿卻利用人民的苦難,貪圖眼前的小利,進一步加重人民的困苦。一個人沒有仁愛之心,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今天,他都會受到人們的痛恨!如果一旦按照他的建議去做,而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那麼,他害怕朝廷的責罰、盤問,就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向人民勒索,這樣一來,就會為朝廷招來怨恨。杜元懿秉性苛薄尖刻,以前已經有明顯的事實,如果再把一個地方交給他管理,那就好像是讓狼去領導羔羊。而且,他打算推選可靠的人,也不過是一些戴著帽子的猛虎罷了。古書上說:‘與其有搜刮財產的臣子,不如有偷盜財產的臣子。’這是說,偷竊國家財產所造成的損害要稍微小些,而搜刮民財所造成的傷害更大。我又認為,所謂方便適宜,是說對國家來說方便,對百姓來說適宜。我私下察看了一下近來所提出的所有有關方便適宜的建議,這些建議都不能提出在使老百姓盡力之外,還要利用天時,竭盡地利,大體上,這些建議都是眼前對百姓不合適,將來對朝廷也肯定是不利的。名與實是相對的,它違反施政的根本。大凡像以上這類事情,實在是應該深思熟慮、三思而後行。”武帝采納了顧憲之的建議,沒有輕舉妄動。

[19]魏主訪群臣以安民之術。秘書丞李彪上封事,以為:“豪貴之家,奢僭過度,第宅車服,宜為之等製。

[19]孝文帝向文武百官們詢問安定人民的辦法。秘書丞李彪呈上密奏,認為:“豪門富貴人家,奢侈揮霍沒有限度。所以,對他們的住宅、車馬和衣服,都應該製定一個標準進行管理。

又,國之興亡,在塚嗣之善惡;塚嗣之善惡,在教諭之得失。高宗文成皇帝嚐謂群臣曰:‘朕始學之日,年尚幼衝,情未能專;既臨萬機,不遑溫習。今日思之,豈唯予咎,抑亦師傅之不勤。’尚書李欣免冠謝。此近事之可鑒者也。臣謂宜準古立師傅之官,以訓導太子。

“另外,一個國家是走向興盛還是走向衰亡,關鍵在於帝王承繼人是善良還是酷惡,而繼任者的善惡,又在於教育訓導的得失。文成皇帝曾經對文武百官們說:‘朕從前剛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年齡還小,心還不能專一。等到後來崐登上帝位,親自日理萬機了,又沒有多餘的時間溫習以前的功課了。今天想起來,豈能說隻是我個人的過錯,也是師傅管教得不嚴,不勤勉努力的結果。’當時,尚書李立刻脫下帽子,請求處分。這是不久前發生的事,值得借鑒。我認為,應該以古代方法為準繩,也設立師傅這一官職,讓他們專門引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