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癸卯(初二),任寧朔將軍蕭遙欣為豫州刺史,黃門郎蕭遙昌為郢州刺史,輔國將軍蕭誕為司州刺史。蕭遙昌是蕭遙欣的弟弟;蕭誕是蕭諶的哥哥。

[37]甲辰,魏以太尉東陽王丕為太傅、錄尚書事,留守平城。

[37]甲辰(初三),北魏任命太尉東陽王拓跋丕為太傅、錄尚書事,並令其留守平城。

戊申,魏主親告太廟,使高陽王雍、於烈奉遷神主於洛陽;辛亥,發平城。

戊申(初七),北魏孝文帝親自去太廟祝告,又責成高陽王拓跋雍和於烈奉命遷神主於洛陽。辛亥(初十),開始從平城出發。

[38]海陵王在位,起居飲食,皆諮宣城王而後行。嚐思食蒸魚菜,太官令答無錄分命,竟不與。辛亥,皇太後令曰:“嗣主衝幼,庶政多昧;且早嬰疾,弗克負荷。太傅宣城王,胤體宣皇,鍾慈太祖,宜入承寶命。帝可降封海陵王,吾當歸老別館。”且以宣城王為太祖第三子。癸亥,高宗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以太尉王敬則為大司馬,司空陳顯達為太尉,尚書令王晏加驃騎大將軍,左仆射徐孝嗣加中軍大將軍,中領軍蕭諶為領軍將軍。

[38]南齊海陵王蕭昭文雖然身居帝位,但起居飲食等事項,統統要請問宣城王蕭鸞準許後才可以進行。一次,海陵王想要吃蒸魚菜,太官令說沒有蕭鸞的命令,竟然不給他吃。辛亥(初十),皇太後發出詔令:“新繼位的皇帝年令幼小,不明國事,昧於朝政。況且,他從小就疾病纏身,體質羸弱,不能承受過重的負擔。太傅宣城王蕭鸞,是宣皇帝蕭承之之嫡孫,又深得太祖皇帝的鍾愛,所以宜於入宮承受皇位。皇帝可降封為海陵王,我本人也因年老而告退,不再過問朝政。”並且,以宣城王蕭鸞為太祖的第三子。癸亥(二十二日),明帝蕭鸞即位,大赦天下,改換年號為建武。任命太尉王敬則為大司馬,司空陳顯達為太尉,尚書令王晏加封驃騎大將軍,左仆射徐孝嗣加封中軍大將軍,中領軍蕭諶為領軍將軍。

度支尚書虞稱疾不陪位。帝以舊人,欲引參佐命,使王晏齎廢立事示。曰:“主上聖明,公卿戮力,寧假朽老以讚惟新乎!不敢聞命!”因慟哭。朝議欲糾之,徐孝嗣曰:“此亦古之遺直。”乃止。

度支尚書虞借口有病,不願陪侍蕭鸞。蕭鸞因虞是過去的老人,想拉他參與朝政,所以就指使王晏把廢除海陵王而自立的事告訴了他。不料虞聽後卻說道:“主上聖明睿智,公卿士大夫們自然會合力輔佐的,為何還要借用老朽我來讚助新皇帝呢?實在不敢從命!”言畢,慟哭不已。朝廷中議論要追究虞,徐孝嗣卻說:“虞這樣也是古代正直耿介之士之遺風啊!”於是,止而不議。帝與群臣宴會,詔功臣上酒。王晏等興席,謝瀹獨不起,曰:“陛下受命,應天順人;王晏妄叨天國以為己力!”帝大笑,解之。座罷,晏呼瀹載還令省。瀹正色曰:“卿巢窟在何處!”晏甚憚之。

明帝與群臣百官歡宴慶賀,令有功之臣上來敬酒與他們對飲。王晏等人遵命離席,上前去祝酒助興,惟獨謝瀹安坐不起,說道:“陛下受命登基,上應天心,下順人意,而王晏竟然貪天功以為己力!”明帝聽了大笑,就不強使謝瀹給自己上酒了。宴會完畢,王晏招呼謝瀹與自己一同乘車回尚書省,謝瀹嚴厲地對他說:“您的巢窩在何處呢?”從此,王晏特別害怕謝瀹。

[39]丁卯,詔:“藩牧守宰,或有薦獻,事非任土,悉加禁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