哉!昔武王伐紂,行逆太歲,豈複待年月乎?”

蕭穎胄派遣使者把劉山陽的首級送給蕭衍,並且告訴蕭衍說年月不吉利,應當等到明年二月再起兵出發。蕭衍說:“起兵的開頭,所憑藉的就是一時之驍銳的氣勢與信心,即使不停息地幹下去,還恐怕要擔心出現鬆勁情緒,如果崐停兵等待三個來月,必定會產生後悔和顧惜。何況聚集了十萬大軍,時間一長,糧食就要消耗光。如果那毛孩子再提出什麼不同意見,那麼大事就難以成功。況且現在已經一切安排就緒,怎麼能中途停息呢?過去周武王討滅殷紂王,出發時間正好衝犯太歲星,豈能等待什麼吉利的年月呢?”

戊午,衍上表勸南康王寶融稱尊號;不許。十二月,穎胄與夏侯詳移檄建康百官及州郡牧守,數帝及梅蟲兒、茹法珍罪惡。穎胄遣冠軍將軍天水楊公則向湘州,西中郎參軍南郡鄧元起向夏口。軍主王法度坐不進軍免官。乙亥,荊州將佐複勸寶融稱尊號;不許。夏侯詳之子驍騎將軍為殿中主帥,詳密召之,自建康亡歸。壬辰,至江陵,稱奉宣德皇太後令:“南康王宜纂承皇祚,方俟清宮,未即大號;可封十郡為宣城王、相國、荊州牧,加黃鉞,選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國如故。須軍次近路,主者備法駕奉迎。”

戊午(二十二日),蕭衍上表南康王蕭寶融,勸他稱帝,但蕭寶融不答應。十二月,蕭穎胄同夏侯詳向建康朝廷中的百官群臣以及各州郡的長官們傳送了聲討東昏侯以及梅蟲兒、茹法珍罪惡的檄文。蕭穎胄派遣冠軍將軍、天水人楊公則出發去湘州,派遣西中郎參軍、南郡人鄧元起向夏口進發。軍主王法度因按兵不進而被免職。乙亥(初十),荊州的將佐們再次勸蕭寶融稱帝,仍舊沒有答應。夏侯詳的兒子驍騎將軍夏侯任殿中主帥,夏侯詳秘密召他前來,夏侯就從建康逃回來了。壬辰(二十七日),蕭穎胄到達江陵,聲稱接奉宣德皇太後的命令:“南康王蕭寶融應當繼承皇位,但由於要等待清除去宮中的昏君和奸臣,所以暫時不稱帝,而封地十郡,為宣城王、相國、荊州牧,並且授予黃鉞,可以挑選任命百官,原有的西中郎府和南康國照舊不變。等待軍隊到了附近之時,由主管官員備辦車駕前去奉迎他。”

竟陵太守新野曹景宗遣親人說蕭衍,迎南康王都襄陽,先正尊號,然後進軍;衍不從。王茂私謂張弘策曰:“今以南康置人手中,彼挾天子以令諸侯,節下前進為人所使,此豈他日之長計乎!”弘策以告衍,衍曰:“若前塗大事不捷,故自蘭艾同焚;若其克捷,則威振四海,豈碌碌受人處分者邪!”

竟陵太守、新野人曹景宗派遣親屬去遊說蕭衍,建議他去迎接南康王,以襄陽為都城,先稱帝即位,然後再進軍建康,蕭衍沒有采納他的意見。王茂私下裏對張弘策說:“現在,南康王被掌握在蕭穎胄手中,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使持節大人蕭衍的前進後退都將受他驅使,這豈能是來日的長久之計嗎?”張弘策把王茂的話告訴了蕭衍,蕭衍說:“假若下一步的大事不能成功,那麼無論貴賤都將一塊遭難而死;如果大事能告捷,那麼我將威振四海,又豈能會碌碌無為而受他人擺布呢?”

初,陳顯達、崔慧景之亂,人心不安。或問時事於上唐太守杜陵韋睿,睿曰:“陳雖舊將,非命世才;崔頗更事,懦而不武;其赤族宜矣。定天下者,殆必在吾州將乎?”乃遣二子自結於蕭衍。及衍起兵,睿帥郡兵二千倍道赴之。華山太守藍田康絢帥郡兵三千赴衍。馮道根時居母喪,帥鄉人子弟勝兵者悉往赴之。梁、南秦二州刺史柳亦起兵應衍。,忱之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