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文帝命令長孫晟率軍五萬人,在朔州修建大利城,以安置突厥降人。當時隋安義公主已經去世,文帝又派遣長孫晟持節護送宗女義成公主嫁給啟民可汗。

晟奏:“染幹部落,歸者益眾,雖在長城之內,猶被雍虞閭抄掠,不得寧居。請徙五原,以河為固,於夏、勝兩州之間,東西至河,南北四百裏,掘為橫塹,令處其內,使得任情畜牧。”上從之。

長孫晟上奏說:“突利可汗染幹部落,百姓歸附的越來越多,雖然讓他們居住在長城以內,但還是遭到都藍可汗雍虞閭的侵擾抄掠,沒法安定地生活。請求將他們遷徙到五原地區,以黃河作為天然屏障,在夏、勝兩州之間,東西都到黃河,南北相隔四百裏,挖掘橫向壕溝,讓突厥人居住在裏麵,使他們任意畜牧。”隋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又令上柱國趙仲卿屯兵二萬為啟民防達頭,代州總管韓洪等將步騎一萬鎮恒安。達頭騎十萬來寇,韓洪軍大敗,仲卿自樂寧鎮邀擊,斬首千餘級。

隋文帝又命令上柱國趙仲卿屯兵兩萬為啟民可汗防禦突厥達頭可汗,代州總管韓洪等人率步騎一萬人鎮守恒安。達頭可汗率領騎兵十萬來入侵,韓洪軍隊大敗,趙仲卿從樂寧鎮率軍截擊達頭軍隊,斬首一千餘級。

[9]帝遣越公楊素出靈州,行軍總管韓僧壽出慶州。太平公史萬歲出燕州,大將軍武威姚辯出河州,以擊都藍。師未出塞,十二月,乙未,都藍為部下所殺,達頭自立為步迦可汗,其國大亂。長孫晟言於上曰:“今官軍臨境,戰數有功,虜內自攜離,其主被殺,乘此招撫,可以盡降。請遣染幹部下分道招慰。”上從之。降者甚眾。

[9]隋文帝派遣越公楊素率軍從靈州出塞,行軍總管韓率僧壽率軍從慶州出塞,大平公史萬歲率軍從燕州出塞,大將軍武威人姚辯率軍從河州出塞,攻打突厥都藍可汗。隋軍還沒有出塞,十二月乙未(初四),都藍可汗被部下殺死,達頭可汗自立為步迦大可汗,突厥國內大亂。長孫晟對文帝說:“如今官軍已逼近突厥邊境,並且取得數次勝利。敵國內部分崩離析,可汗被殺,如果崐乘機前去招撫,突厥部落會全部降附。請求派遣啟民可汗染幹的部下分道去招撫慰問。”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突厥部落很多歸附隋朝。

--------------------------------------------------------------------------------

--------------------------------------------------------------------------------

資治通鑒第一百七十九卷

隋紀三 高祖文皇帝中開皇二十年(庚申、600)

隋紀三 隋文帝開皇二十年(庚申,公元600年)

[1]春,二月,熙州人李英林反。三月,辛卯,以揚州總管司馬河內張衡為行軍總管,帥步騎五萬討平之。

[1]春季,二月,熙州人李英林率眾造反。三月,辛卯(初二),隋文帝任命揚州總管司馬河內人張衡為行軍總管,統帥步兵、騎兵共計五萬人討伐李英林,予以平定。

[2]賀若弼複坐事下獄,上數之曰:“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無上心太猛。”既而釋之。他日,上謂侍臣曰:“弼將伐陳,謂高曰:‘陳叔寶可平也。不作高鳥盡、良弓藏邪?’雲:‘必不然。’及平陳,遽索內史,又索仆射。我語曰:‘功臣正宜授勳官,不可預朝政。’弼後語:‘皇太子於己,出口入耳,無所不盡。公終久何必不得弼力,何脈脈邪!’意圖廣陵,又圖荊州,皆作亂之地,意終不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