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美稷城(1 / 2)

時三月,並州西河郡。

走馬美稷城外,張安一行一路所見荒涼,即便是臨司隸的上黨郡也是地廣人稀。胡族扣邊,漢民南遷,造就了外族肆虐的景象。

鮮卑南侵的步伐已在二月末停止,朔方,五原,雲中等郡官府停擺,名存實亡,西河郡受創則微弱,因此地多有匈奴遊牧,鮮卑不願逼迫過甚,引發遊牧騎大戰。

“將軍,前方便是美稷城。”

遠坡遙望,卻見城郭,衛覬隨軍一月餘,麵容消瘦了不少,指間多有凍瘡,神情卻無變化。

“先入城,會會這位單於。”張安此時已更換了甲胄,腰間佩劍,背骨筆直。

“將軍,自張修死後已有七年,朝廷一直未設使匈奴中郎將,隻恐南匈奴單於早生不臣之心,需做提防。”當年張修和呼征單於有隙,巧立名目殺之,朝廷問罪,斬於雒陽,此事在南匈奴人中議論紛紛,使匈奴中郎將這個位置變得不受待見。

“南匈奴向來是漢之屬民,征黃巾,討鮮卑,平烏丸都有他們的身影,這位單於一直謹遵朝廷調令,孰忠孰奸,不可言之過早。”

西漢宣帝時期,匈奴單於虛閭權渠逝世,匈奴內部發生動蕩,繼而演化為五位單於爭立,各方吞食兼並,隻剩兩部。

一是郅支單於部,史稱北匈奴,郅支此人生性好戰,領導遊牧騎,征大宛,討烏孫,迫使西域各族納貢,威名遠揚各國。時西域都護騎副校尉陳湯見此狀,恐北匈奴侵犯漢之邊界,於是諫言西域都護騎校尉甘延壽,後甘延壽矯詔西域諸國兵與大漢屯田邊卒合力擊潰郅支單於部,自此北匈奴沒落,一路西遷。

二是,呼韓邪單於部,史稱南匈奴,與郅支部交戰不利,走投無路下,投為漢之屬臣。漢光武時期,南匈奴內部政權再次發生動蕩,逐日王再次歸降,在五原郡建立王庭,次年南遷至美稷城,一直延續至今。

半個時辰之後,張安命所部在城外下寨,繼而領徐晃,衛覬,史阿三人入美稷王庭。

“王庭重地,來者止步。”城門前立兩排甲兵,身形高大,觀其麵目有外族血脈,但久居漢地,言語習俗多是同化。

“使匈奴中郎將張安攜部前來拜會單於。”張安拱手但不彎腰,麵做嚴肅,不失禮節。

“可有印信?”匈奴將領上前,目中有些許敬畏,張修為中郎將時期,漢朝國運猶在,權力之盛可左右單於繼位,至今尚有餘威。

衛覬上前打開黃卷給予匈奴眾人一觀,隨後又好生收起。

“將軍稍候片刻,末將去稟明單於。”匈奴將領躬身一拜,退入城中。

張安立於城門外向內望,城中無建築居房,多數是氈房營帳,且來往甲士巡邏密集。

過了兩刻左右,匈奴將領與一位年輕男子出城門,此人九尺身材,羊絨帽遮頂,獸皮甲著身,眼窩深陷,牙黃唇幹。

“這是我們的左賢王於夫羅。”匈奴將領開口介紹道。

“左賢王安好,吾乃張安。”張安上前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