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董卓後人(1 / 2)

“來者可是伯寧公?”

張府一行一路周張,到長安城下卻沒了擁堵,除來往鄉民外,隻見兩位黑衣文士。

“勞煩季珪了!”張世平眾人下馬見禮。

“伯寧公不必見外,琰翹盼已久。”張世平雖與崔琰為同輩,但張世平年長,且與崔父相交甚篤,崔琰在此人麵前可不敢托大。

“敢問這位是?”張世平相問崔琰身旁文士。

“景桓舊吏,陳道至交好友,荀彧荀文若。”崔琰指引介紹,荀彧躬身行禮。

“文若快快請起。”張世平招來盧亭,司馬懿向二人介紹:“這位是盧公之子亭,從旁為京兆尹二子司馬仲達。”

“拜見崔尚書,荀尚書。”盧亭二人踏步上前,做的恭順,在他們麵前的可是景桓黨中幹,漢帝的肱骨。

“諸位快快請進!先去府上落座。”

崔琰引眾人入城,盧亭先行辭別,去拜會皇甫嵩,時荀彧與司馬懿伴行後方。司馬懿對這位王佐之才頗感興趣,不經意間打量數眼。

“司馬公與令兄彧都見過,尤其是令兄在河東助徐將軍大破白波軍,才情上佳。”荀彧見司馬懿想與他攀談,便率先開口。

“多謝荀尚書誇讚,懿年幼不懂禮數,望尚書莫怪。”司馬懿訕笑致歉。

“莫要拘束,汝也是來參加為公先生的婚喜嗎?”荀彧久聞司馬府家風極嚴,如今一見名不虛傳。

“懿數年前與陳道人有一麵之緣,想不到道人今日已貴為皇帝從事。”司馬懿居司隸,消息自然靈通,且張世平能來參加其喜宴,可見道人分量。

“聽汝之語氣,似乎對為公先生印象不佳?”荀彧搖頭一笑道。

“不敢,隻是道人之前留的都是惡名,世人評說罷了。”司馬懿隻知陳道人有些許口才,未曾想他能一步登天。

“世間事絕非偶然,日後汝便知道了。”荀彧對司馬懿的年少沉穩頗為欣賞,但也隻是停留於表象,不願與之細談,快步追上崔,張二人…………

“什麼!這不孝子要與董家結親?怪不得他在信文中左右遮掩,此事吾絕不同意。”張世平向來是直爽性格,當街脫口罵董卓,不願張府粘上董家的泥漬,被世人詬病。

“伯寧公息怒,男女之事,兩廂情願,且三輔軍政複雜,非一兩句可說清。”崔琰早就料到這個結果,出言做勸阻。

“夫君,要不先去董府瞧看?”蘇氏細聲開口,張安自幼由她哺育成長,心中不願張世平當著外人麵數落張安。

“哼!季珪,引路去董府!”張世平此生性格如一,做買賣但求公正,做人也光明磊落。

“這……”崔琰生怕壞了陳道姻緣,久久不願答應。

“崔家四郎放心,我家夫君雖口直心快,但絕非莽撞之人,且引路吧!”蘇氏也想見一見張安挑選的新婦。

“也罷!伯寧公隨我來。”崔琰無奈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