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龍,徐州謀主,名望四海的人物,他策敵為盟的計謀近乎完美,隻惜敗於不詳南陽戰況,低估了韓、楊對文士的厭惡,以至於一句未言便被韓暹綁縛送去了壽春。
仲氏帝得知韓、楊之舉,大肆褒獎,授予韓、楊大將之職,榮寵風頭蓋過了橋、張二人。
六月末,袁術的五萬大軍攻下邳,一日破城,奪了徐州治所。
敗將呂布帶著千餘人馬逃往彭城國,橋甤領兵追之,呂布又敗,逃往東海郡,韓、楊領兵三追之,呂布失郯城,抱頭鼠竄琅邪國。
至此,徐州大半壁入仲氏帝之手,究其取勝之因:就是韓、楊這份無可奈何的忠心。
繼,袁術下令讓張勳駐守東海郡,橋甤屯於下邳城,重置三郡太守,以助民生修複。
時見壽春城,皇宮。
袁術動用了六萬餘民夫修建宮殿宗廟,近日仲興殿落成,袁術喜召百官議事。
高台之上,袁術著玄服,戴旒冕,體質遠不如當年,被美色酒氣消磨至骨瘦。那二丈長的木案上多壘卷宗,傳國玉璽放置在最顯眼的中心位置。
“眾卿,今有徐州大捷,呂布已被朕之大將趕至琅邪方寸地,隻歎謀劃多年,一朝功成啊。”袁公路放聲大笑,心歎:劉備也好,呂布也罷,都是無能之輩。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眾官拱手稱讚,這的確是袁術居淮南多年來的第一次大勝。
“朕立國初年,便受上天眷顧,誰還敢說朕不是真命天子!”袁術喜色難抑,連連拍手。
“陛下乃天命所歸,謠言不攻自破。”眾官再次附和,隻有閻象數人頻頻向袁耀打著眼色。
袁耀微微點頭,出列諫言:“父皇,兒臣有話要說。”
“皇兒直言即可。”袁術就這一位嫡子,對其寵愛有加。
“父皇,今既有徐州大捷,父皇當需勵精圖治,以饋上蒼百姓。
自仲氏建立以來,父皇大興土木,設立冗官,國庫已成危殆,淮南人竟相食,此非初國之景,而是亡國之兆啊。
今兒臣當殿死諫,父皇應停用民夫,緩修宮殿,剔除冗官,強軍鑄械,輕徭薄賦,以謀國強。”袁耀雙膝跪地,抱拳微顫。
此刻袁術的目光陰沉至極,環視閻象眾人:“皇兒,誰教你這麼說的?”
“無人教授,是兒臣……”
“啪!”袁術怒拍木案,袁耀立即止聲,殿中一片死寂。
約過一刻左右,閻象率先出列:“請陛下接受皇子之諫。”
楊弘緊隨,袁胤又出,一眾十數位文要紛紛附議。
“爾等這是要造反嗎?”袁術起身指向眾人。
“臣等不敢,臣等全是為了陛下。”袁術稱帝已成事實,這些臣子改變不了主上的決心,但主上也應該做出符合帝王的表現。
袁術思慮了片刻,長歎了一聲:“罷了,朕允準爾等所請,朕即下罪己詔,以示萬民。”
袁術絕非愚夫,他也知道曆代開國君主應該是什麼模樣,但皇帝這個位置選擇太多了,稱雄天下難如登天,庸肆享樂唾手可得,麵對如山的政務哪有一婀娜玉體有趣。袁術隻是做了劉宏一樣的選擇罷了,一旦有人敲打,他立即會憶起往昔,不過時間一久又做懶散,惰性使然,平常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