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曆史的抉擇-第三百二十四章 長沙之反擊(二十八)(2 / 3)

雖已近半夜,日軍第11軍部前進戰鬥司令部依舊燈火通明。

中島鐵蔵和參謀長阪本日和都瞪著血絲遍布的雙眼一動不動的站在一大一小的兩張作戰地圖前。不時有參謀匆匆過來在作戰地圖上用紅藍記號筆標出中日雙方軍隊最新的攻防狀態。

小的作戰地圖是長沙城的,代表中國守軍的藍色防禦圈已被切割成南北兩塊,其中北邊的防禦圈已被紅色的攻擊箭頭壓縮至不足一平方公裏,而南邊那個較大的藍色防禦圈也隻有白天的一半大小了。

而在巨大的作戰地圖上,瀏陽河以南的第10師團擋住了三個中國軍的輪番衝擊,戰線還是穩定在十八坡至唐坡一線,入夜之後,損失慘重的中國軍除了一些騷擾攻擊外,再無大動作;湘江方向,隨著第4師團兩個聯隊、第8師團一個聯隊抵達戰場,在戰機的配合下也將從長沙城沿湘江東岸向南突擊的中國軍第74軍第51師擋住。不過天黑之後,中國軍依仗強大的火力再次突擊,已逼至日軍在湘江上的最主要渡口——新塘坪不足一公裏處;撈刀河、汨羅江一線,隨著第8師團的到達,除了部分渡口失守外,中國軍的攻勢被扼製住了;而新牆河方向,本應分兵南下肅清在汨羅江至新牆河之間“騷擾”的中國軍“小股”部隊的第34師團則卻入了苦戰之中,從桐門山出擊的中國軍火力十分強大,前出警戒的部隊根本無法抵擋中國軍的攻擊,迅速被擊潰,戰至下午五時,連擁有一個聯隊兵力的潼溪也失守,隻有一個大隊多點的日軍撤回北岸,偵察發現更多的中國軍向小塘、四六方渡口迂回。無奈之下,第34師團被迫放棄分兵南下的作戰計劃,主力收縮至小塘、四六方一線;得到不到增援的汨羅江至新牆河之間的各交通要點守軍隻要規模較小,無一例外的都被戰鬥力強悍的中國軍小股部隊殲滅,甚至連幾個大據點內的中隊長、大隊部也被潛入的中國軍連窩端掉。更讓日軍驚恐的是天黑之後,汨羅岸北岸突然冒出了兩支團級規模的中國軍,同樣擁有強大的火力,正以不可阻擋的勢頭向新牆河南岸席卷。

“報告兩位閣下,已查明新牆河、汨羅江出現的支那軍精銳部隊是第44軍第11、149、150師!”一名參謀拿著數份急電過來報告。

“第44軍!”中島鐵蔵和阪本日和不約而同倒吸了口冷氣,當日突破新牆河一戰的情景不由自主的浮上心頭,沒想到這支他們看來中國軍中最為精銳的部隊竟出現在汨羅江以北的戰場上。

雖說在汨羅江和新牆河之間有一個師團又兩個聯隊的兵力,但中島鐵蔵和阪本日和卻根本沒有擋住以第44軍為首的四支中國軍猛烈攻擊的把握。

事實上,第149、150師向新牆河南岸攻擊的兵力隻各有一個團,不過就是這兩個團也是分散在各交通要點的日軍無法抗衡的。更何況,日軍不少基層指揮部被第44軍的特種兵摧毀,導致很多中隊、大隊收不到聯隊部下達的作戰命令而陷入各自為戰的狀態,結果被兵力、火力都占優的兩個團各個殲滅。而第149、150師的主力則在夜色的掩護下完成集結後潛向日軍在汨羅江上的各渡口。

“命令藤田君,務畢於天明之前攻占長沙城,其餘各部死守現有陣地,不許後撤一步!”中島鐵蔵如同一個賭徒似的嚎叫起來。原想勸中島鐵蔵立即撤軍的阪本日和見狀隻得無奈的歎息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