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終於撤了下去,顧不上救治屍堆中的重傷同伴,戰場上還活著的中國士兵在軍官們的指揮下利用廢墟構成防線。
中日官兵在廢墟上慘烈肉搏之時,指揮部也遭到了攻擊。
穿越兩側火力的日軍中速度最快的三十多名日軍在中國援軍抵達之前隱入了小巷,然後利用夜幕的掩護悄然潛進至指揮部所在的小樓隨近。
要不是那名在窗口觀察前麵戰況的衛兵用餘光發現了日軍刺刀反射的寒光而及時開槍示警的話,這股日軍就要全部摸進底樓了。
李玉堂馬上將八名官兵一分而二,七名官兵在三樓的窗口處進行阻擊,而他帶領一名衛兵直接撲向二樓樓梯口。
哚……哚……盡管日軍將腳步竭力的放的很輕,盡管日軍小心翼翼地放緩邁動的步伐,但軍鞋的底部輕輕踩上第一級樓梯的時候,李玉堂還是敏銳的捕捉到了這些,不過他和衛兵都沒有探頭而出,因為不用想就知道樓下數支步槍正對著他們的方向。
緩慢而上的腳步聲越來越輕了,幾乎的即將消失在那隆隆做響的爆炸聲和炒豆般的槍聲中。李玉堂朝衛兵打了個手勢,衛兵會意地從腰間撥出一顆手榴彈,一拉彈弦,延時數秒後,向著右側的樓梯口扔了過去。
冒著淡淡白煙的手榴彈順著樓梯台階骨碌碌地滾落下去,樓梯下麵頓時亂成一團,原本輕緩拾階而上的腳步聲變為拖遝做響,還有就是那驚慌失措的叫喊聲。即便不懂得一句日語,但不用去想李玉堂也知道那幾句日語是什麼意思。
“轟!”的一聲,大團的火光照亮漆黑的樓梯口,隨即響起數聲慘呼聲,陣陣硝煙氣浪沿著樓梯翻滾而上。趁著瞬間的爆炸,李玉堂和衛兵快速的貓腰探身而出,勃朗寧手槍、駁殼槍連連噴吐出火焰。
兩名趴在鮮血流趟的樓梯上縮成一團的日軍來不及做出任何的反應,就被呼嘯而來的彈雨擊中,血湧的身體無力抽搐了幾下就和另兩名被手榴彈轟斃的同伴一樣一動也不動了。
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日軍立即反擊,三八式步槍和歪把子輕機槍傾泄的彈雨在樓梯的牆壁上密密麻麻的布滿上大大小小的彈孔。
好在李玉堂的衛兵的動作非常快,連快數槍後迅速縮回身體,即使如此,仍有數粒子彈幾乎是貼著他們的頭部尖嘯著掠過擊在身後的牆壁上,一大塊的石灰唰唰的脫落下來。隻要再晚零點幾秒,兩人就會被命中,但李玉堂和衛兵卻如沒有感覺的迅速換彈匣。
好在占據著有利的地理位置,李玉堂和衛兵雖隻有兩人,但還是依托著樓道彎口牆壁的掩護,嶽海波和蔣聆一左一右的將樓梯口死死封住。如果日軍以單兵突擊,兩把自動手槍的火力足以射殺剛從樓梯口冒出腦袋的日軍;如果數名日軍交替掩護攻擊,衛兵則將延遲數秒的手榴彈順著樓梯滾落下去,就可以擊退日軍的攻擊。
數次突擊無果後,日軍老羞成怒了,先是向轉彎處扔了十多枚手雷,頓時爆炸聲不絕於耳,大片大片的牆體被炸的支離破碎、煙土飛揚。不等硝煙散去,兩人一組的六名日軍在兩挺歪把子機槍的掩護之下先後衝上已倒著十多具屍體的樓梯。
6.5毫米子彈在整個樓梯上方構築起一張密集的火網,將李玉堂和衛兵死死封鎖在樓道彎口牆壁後麵。
最後一顆手榴彈也已經扔了出去,可決死突擊的日軍卻並沒有停止腳步,而光憑兩支自動步槍是無法抵抗集群衝擊的日軍。無奈之下,李玉堂和衛兵向三樓撤去,想再搜集點手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