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曆史的抉擇-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沙之圍殲與千裏躍進(四)
日軍第4師團在師團長澤田茂的指揮下繞過望城沿湘江西岸繼續北上,迫於薛嶽嚴令而準備死守的望城守備團在慶幸之餘連忙向第九戰區司令部彙報。
接報後,吳逸誌等參謀軍官一致認為日軍目標是靖港鎮,再通過銅靖渡口東渡湘江。據此,第九戰區司令部命令剛至五鳳山、麻潭山的第58軍立即北上搶占銅靖渡口的石子嶺;第51師、第3縱隊主力、益陽守軍主力向靖港鎮靠近。
出乎第九戰區司令部意料的是,一直到天黑,靖港鎮都沒有受到攻擊!
就在薛嶽為日軍第4師團的動作傷腦筋之際,又接到了日軍第3師團異動的報告。
“小鬼子轉向正北?”
眉宇緊鎖的薛嶽邊沉吟著邊拿著指揮棒在作戰圖上劃動著,在天雷山停了下繼續往北,最後停在了湘陰城。
“小鬼子想從水路逃走?”吳逸誌明白了薛嶽的意思,這樣一來的話就能理解日軍第4師團的動作了。第20軍的急電證實了薛嶽的猜測,天雷山遭到日軍主力攻擊,而招軍台至五方坨的日軍已利用夜色脫離戰場。
讓招軍台至五方坨的第20軍主力和趕赴途中的第30軍主力增援天雷山的緊急命令立即傳達下去,但以天雷山兩個團的兵力,根本無法支撐到援軍的到達。
薛嶽那雙因睡眠嚴重不足而赤紅的眼睛不停地在湘江兩岸巡視著,唯一可在日軍第3師團撤退路線上建立新阻擊陣地的隻有第58軍了,但如此一來,日軍第4師團就能從容的渡過湘江。吳逸誌等其他軍官也看出了這一點,一時間指揮部的氣氛凝固了。
權衡再三,薛嶽終於下令,第58軍趕赴黑麋峰、白石嶺全力阻擊日軍第3師團!
戰後,有外國記者采訪薛嶽為何舍易取難的選擇殲滅日軍第3師團時,薛嶽是這麼回答的,“殲滅小鬼子第4師團已無實際意義,您能認為一個出現成編製投降的師團還能重返戰場嗎?”
沒想到那個記者又問,“尊敬的司令官閣下,如您知道殲滅日軍第3師團將付出一個軍的代價,您還會這麼選擇嗎?”讓當時所有在場人意外的是,薛嶽聽完翻譯後並沒有回答,而是用一個悲涼的歎息結束了訪問。
沒有人知道如讓薛嶽再做次選擇的話,他會下達什麼命令,但以薛嶽當時的推演是,如第58軍一直沿著湘江東岸北追堵截西岸日軍第4師團的話,日軍第3師團在北上湘陰城的同時,隻要來個側擊就能擊潰第58軍,從而接應第4師團東渡,一旦日軍兩個師團彙合,中國軍再無能力將之殲滅。
見薛嶽決心以下,吳逸誌率一眾參謀忙碌起來,一道道電波迅速飛向各部。
分散在洞庭湖西岸各防禦陣地的第99軍第197師連夜向湘陰城彙集,第99軍所屬全部炮兵進駐錫江口;益陽守軍一部調轉方向馳援湘陰城,主力搶占湘江最有利泅渡的夾洲、蘿卜洲。
隨著第20軍主力、第30軍緊急增援天雷山,從新塘坪撤下來的第8師團第32聯隊一部、輜重聯隊及第4師團第70聯隊、騎兵聯隊和第8師團輜重聯隊殘兵順利的通過招軍台至五方坨一線,如同喪家之犬的近四千士兵在軍官們的喝斥之下竭力擺動著雙腳,向汨羅江還控製在日軍第8師團手中馬踏坑渡口行去。對於這支日軍是幸運的,他們逃過了中國軍的阻截,背後除了中國軍的數次小分隊跟蹤外沒有追兵,但同時又是悲哀的,他們取代第3師團成為第44軍第149師的獵物。
將攻占的數個小渡口交給第99軍第92師之後,第149師師長柏輝章率兩個團及師直屬部隊直撲開井山,準備攻擊駐有兩個聯隊的馬踏坑渡口。接到第九戰區司令部的戰情通報後,發現撲來日軍並不是主力,為防止日軍再次流竄,副師長周安利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
根據周安利的方案,請求第九戰區司令部調第99軍第99師擔任佯攻,第149師主力則隱蔽待命,師直屬警衛營和各團、各營直屬警衛連排組成特攻隊秘密渡過汨羅江,潛伏在馬踏坑隨近。
當日軍開始渡江後,第149師接替第92師攻擊,一舉拿下日軍以界山衝為中心,沿王家裏、塘家灣建立的半弧型防禦圈,而特攻隊負責摧毀日軍渡口,切斷日軍退路。
第149師的作戰方案很快就被第九戰區司令部批準,並命令第99軍暫歸柏輝章指揮。以師長身份指揮友軍一個軍作戰,這在中國軍曆史上還從沒有出現過,但第99軍軍長傅仲芳接到命令後卻沒有一絲不快而是表示堅決服從,畢竟當日營田一戰給他和第99軍所有官兵的印象太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