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曆史的抉擇-第三百四十五章 長沙之圍殲與千裏躍進(十六)
十一日,淩晨四時,日軍黃石警備部接到河口鎮、黃河口遭襲報告,第一時間同河口鎮日軍的一個中隊部建立聯係。戰況讓所有日軍指揮官都大吃一驚,那支不知番號的中國軍火力強大,而企圖增援港口的近千日軍損失過半卻無法前進一步。
緊急將城內的兵力全部派去增援後,一時間無法做出判斷的日軍指揮官隻得向武漢警備司令部彙報。
得知鄂南腹地又出現一支戰鬥力強悍的中國軍,感到不可思議的日軍武漢警備司令部在一陣慌亂之後,做出了一個讓所有指揮官緊張的判斷,赤壁山區中的中國軍不是第44軍直屬部隊主力。
為了求證,命令那兒的日軍立即進攻。結果讓一眾日軍指揮官麵麵相覷,那些已被“包圍”在絕峰上的中國軍全部神秘消失了!雖然想不能中國軍是如何做到的,但至少有一點被證明了,攻擊黃河口的中國軍就是第44軍直屬部隊。
轉移是這支深入已方腹地的中國軍最終目標!從這一點出發,一眾日軍指揮官圍在作戰地圖前發表著各種意見,很快就得出了共識,這支中國軍渡過長江後隻有一個前進方向,那就是皖西,中共新四軍根據地!
終於明白第44軍直屬部隊之前一係列的動作都是為了迷惑已方,真實目的是一舉突破長江,當日軍指揮官們明白這一點時,一切都晚了!望著作戰地圖上這支中國軍的可能前進路線,日軍指揮官欲哭無力。原來為了應付中國軍第三、五戰區猛烈的攻勢,黃石東南直至霍山、舒城一線的各市縣兵力基本被抽調一空,而第6師團主力對中共皖江根據地的“掃蕩”也進入了關鍵時刻,一旦讓這支中國軍抵達,很有可能就前功盡棄。
日軍指揮官們明白以第44軍直屬部隊之前所展示的恐怖戰鬥力,黃河口是守不住了,而已各地警備兵力也無法將之擋住,事情已超出武漢警備司令部的能力範圍。因此在命令蘄春、浠水日軍趕赴三角尖、策山寨一線布防後,將戰況向華中派遣軍司令彙報,請求支援。
答複卻讓所有日軍指揮官大失所望,海軍所有艦隻還在返航途中;空軍首要任務是支援第8、10師團的撤退和新牆河作戰,隻能提供空中偵察;陸軍同樣也無法提供增援。
也就是說一切隻能由武漢警備司令部單獨麵對了!
沒有任何增援,武漢警備司令部隻能破釜沉舟了,一道道緊急命令飛向鄂南、皖西。一時間黃石東南直至霍山、舒城一線的十多個市縣的日軍紛紛動作起來。與此同時,嚴密監視這些市縣日軍的中共地下黨、軍統組織也全速運轉起來。
中共地下黨組織的船工為第44軍直屬部隊的渡江贏得了寶貴時間。當餘良然率部撤入黃河口時,孔大壯率領的部隊已全部登上裝有柴油機的大木船和小鐵輪。來回不足兩公裏的航程,加上部隊下船時間也隻花了半個小時。
而這段時間內,宋炎華、餘良然利用日軍急於攻入港口的心態,故意讓開正麵,而在兩翼布置了強大的火力,等四百多名日軍蜂湧而入後,迎接他們的是由數十挺日式輕重機槍、二十多具擲彈筒組成的交叉火力網。數分鍾的火力急襲,落入火力陷阱的日軍要麼被炸得四分五裂,要麼被射成馬蜂窩。
帶著收集的彈藥和殉國官兵遺體,中國官兵們從容上船過江。
早晨六時,當黃石日軍抵達黃河口時,除了一地的廢墟外就是遍地死屍,而港口的船隊除了些無動力的帆船外都已無影無蹤。
第一批渡過長江的各營在接應的中共聯係人帶領之下,輕裝先行出發,多餘的彈藥留在岸邊由後繼部隊攜帶。因為轉移方向已徹底暴露,也為了爭取時間,部隊直接沿著大路向三角尖、策山寨撲去。
將戰死同伴火化之後,第二批部隊稍做休息也開始了強行軍。中共地下黨的巨大作用再次體現,不僅負責安置一百多名重傷官兵,還提供了數十輛馬車、驢車用於裝載槍支彈藥。當然當地中共地下黨也收獲頗豐,那些船隻無法隱藏,但上麵的柴油機就能讓物資緊缺的中共中央樂開懷,至於怎樣將這些機械運回根據地,他們有的是辦法。
上午八時,一架日軍偵察機出現,在高空盤旋了幾周後迅速離去。
接到報告後,宋炎華命令部隊加強對空警戒繼續前進,根據趙有才、周安利彙報的情況來看,日機主力應全部集中在湘北掩護其陸軍作戰、撤離,不可能再有能力來打擊已部。